第860章 封神現狀(2 / 3)

以圍棋為例,看起來多簡單啊,無非就是你圍我,我圍你的遊戲罷了,但是幾千年以來,發展出了多少流派?多少定式?多少飛刀?多少苦手妙手劫爭?

十天時間,先入者與後入者的經驗差距,必須最快速度彌補才行。

而集中呢,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看守,相對要安全一些。但是由於集中之後,封魔之器影響範圍是平方增長的——直徑線性增長,麵積自然就是平方增長了,將空間體積都算上甚至是立方增長的,幸虧封魔之器不是這樣運作的,否則三百六十件封鎖全球的算法根本不對。

由於影響範圍平方增長,就很容易被敵人窺探到,雖然自己這邊可以派出很多的人防守,但是敵人那邊,同樣可以派出很多人來搶奪,到時候就是大軍交戰一片胡亂了,勝的話固然能夠保住封魔之器,假如輸了,則就是一敗塗地全軍盡墨。

而且,保護封魔之器的肯定需要高手。高手保護封魔之器了,就無法穿越,任務就隻能交給低手,難免效率低下;或者換過來,低手保護封魔之器,高手進入鏡世界搶奪?則防守這方容易出紕漏……

排兵布陣,攻守配合,真的是有太多太多講究了。

目前,敵我雙方采取的似乎都是小集中大分散的策略。

什麼叫做小集中大分散?

也就是一部分封魔之器是集中的,調集力量看守,另外一部分封魔之器是分散的,保留在極少數移動速度快的人的手中。

為什麼要如此?因為移動速度快的人容易逃跑,打不過總跑得掉,比較安全;二來,他們可以最快速度去支援封魔之器的異常點。

有此物不是無法穿越嗎?幹嘛要去支援,又為什麼要去支援?

很簡單,因為假如隻有一件封魔之器的話,很容易通過禁錮區域的邊緣數個點,勾勒出禁錮區域的範圍,找到禁錮區域的圓心也就是封魔之器的具體所在,但是假如這個時候有另一件封魔之器來了,就會影響到探測點的取樣。

隻要幹擾到敵人一個探測位置,就能令敵人的整體判斷出現誤差,無法準確找到封魔之器的位置,給己方回援的人爭取到時間。

假如在足球裏,他們就屬於後衛,雖然不能衝到前場進球,但是後場圍追堵截,保證對方不進球,貢獻同樣是極大的。

以上的問題解決了,然後就是下一個關鍵問題了——“封魔之器可以封鎖通道不讓人隨便穿越,那麼奪取封魔之器後,要如何將封魔之器傳送跨界?”

這個問題倘若不解決,那整場封神戰根本就是個笑話。當然了,係統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紕漏。

解決方式很簡單,不過也是參賽者隔了好久才發現的。當正反兩個世界的封魔之器來到同一個位置,會出現一種特殊的共鳴。

共鳴期間,穩定自己方的封魔之器,激活對麵的封魔之器,讀條,通常一分鍾之後,封魔之器就會跨界,和這邊的封魔之器自動合並。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那麼多人持有單片封魔之器滿世界遊蕩的原因之一,每次要將敵人的封魔之器運回來,都需要自己這邊興師動眾的去接,那也太隆重了。

哦,對了,封魔之器同時也是超凡者在這個世界的複活點。一個人死掉,就會在附近的複活點複活,通常是三個可選,也跟距離有關,距離越近複活,消耗越少,反之越多。

但是假如距離近的複活點麵臨敵人的包圍岌岌可危,就算過去也隻是送死,從遠處的複活點也就是戰術需要了。

與此同時,掌握封魔之器的人最好是擁有一定的幻象能力,可以讓人在身邊複活又不留端倪,否則複活者突然在大庭廣眾下現身,繳得起複活費,繳不起圍觀稅。

目前戰鬥開始已經十日,本方這邊共集齊了六十六片封魔之器,對麵根據情報也跟這邊差不多。按說總數應該達到兩百了,餘下那些都是錯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