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劫將起世紛亂(1 / 2)

長安城內,一白衣身影奔軼絕塵,如風似電,在雨中疾行。

此人正是李含光,自他出了太史局以後,便趕往了先前封禁那兩頭鬼物之地,欲做最後的了斷。待他做完這事,他還有一事要辦,此事明皇所托後雖未道明詳情,但他心中已是有了幾分推測。

李含光道行高深,上清派遁法施展之下,不消片刻,已是達了先前那封禁鬼物的長街拐角處。

他放眼望去,隻見留在那裏的封禁道網已是收縮著極小,僅僅如同一顆蹴鞠般大。顯然是這兩頭靈智不高的鬼物被困之後,相殺了起來,以至如此。

李含光心裏估摸一下,應是無有大礙,便是生了異變,他也有把握拿下,故就此施法解了這封禁。

隻聽他道了一聲:“解。”

此聲後,金網頓時分化開來,化作道道金光飛懸空中五丈處。而其內鬼物卻是出乎李含光意料之外,並不是他所想那般互相消弱,倒是真的生出了變化。

兩隻鬼物相爭後,身上黑氣互相交纏之下,竟是融為一體氣勢更盛,化作一隻蛇首鬼怪,身量高有丈餘,凶焰滔天。其軀幹如同人身,但是四肢卻是短小,且化作了三爪之足,怪異無比,正是民間鬼怪記載裏的龍蛇童子。

這鬼怪見得有生人出現,蛇嘴張開,撕裂了個口子,流出臭誕,似是已經餓急,要將眼前生人皮肉吞噬殆盡。

一股黑氣自它四足之間冒出,瞬時朝李含光衝了去,勢如狂獸撲身。

李含光見得這頭鬼怪,得利於修道數十載的高深心性,心中隻是微微一訝,便恢複了過來。他自是不會坐以待斃,任由這頭鬼物攻伐,後手早已埋下。

天上那數道金光在龍蛇童子行至半途時,化作了一柄伏魔之劍向下鎮壓去。頃刻間,已是消去層層黑霧,直到蛇頭處方才停下。

龍蛇童子先前被這金光化網所阻,已是對它極其恨之,如今又被其所化作的劍形削了鬼軀,隻覺惡恨。蛇瞳內冷光一閃,凶恨乍起,化作了鬼怪的蛇身本形,兩丈七尺有餘,竟是生生將這柄伏魔之劍震飛出去,讓它虛化了幾分,仿佛快要消散。

但是李含光早已起了新招,他先前雖覺星圖失了大半能耐,不再玄妙奧深,但也留了些許威能。故是手中一揚,這星圖就被他扔了出去,伸展開來,助這伏魔之劍凝聚身形。

得了星圖所助的伏魔之劍威能更盛,劍身金光混著紫白星光將龍蛇童子壓在地麵,土石飛濺。

“嘶。”這鬼怪被鎮壓後,似是不服氣般,頭猛的向前伸,獠牙大起,窮凶極惡。

李含光卻絲毫不為所動,神色平靜,喝道:“清清人間,怎容你這等鬼怪精魅汙濁。”

話落,他背後那柄道劍忽起,出了鞘來,寒芒一閃,又回了鞘裏。

極速帶動的風,吹起了他的衣袍。

而那龍蛇童子凝在那裏,不再動彈,一兩息後黑霧盡散了去,隨著那伏魔之劍化作的人氣回歸了這天地間。

鬼,是殺不完的。

就像,人心永遠無法得到滿足。

李含光在鬼怪消散後收了星圖,不知不覺間又入了風雨不沾的玄妙境界。他袖袍一揚,同是施展了遁法向城門處奔去,速度卻比之先前更快了幾分。

城門外,張玉婷三人本是誦著經,卻聽見一聲轟隆巨響在耳邊傳來,這是城門打開的聲音。他們心知,這上清派的李師叔終是來了,想起這一路來快馬加鞭,餐風夜宿,三人不覺有些鼻酸。

城門開了小半,能容數人並肩而行時,李含光領著開城門的士兵,從中走了出來,微風吹動了他的鬢發,而立之年的俊秀麵容盡顯沉穩。

他見得門外三人,果如他心中猜測那般,來的是其他道門的道士,明皇不會任由上清派一家做大。

不過,他未曾想到張玉婷會來,苦笑一聲後,歉然道:“讓三位師侄在此處久等,實是貧道的不對。隻因今晚長安城內不怎太平,又有鬼怪出沒,貧道也是方才脫了身出來。”

鬼怪比鬼物強了不止一籌,威能雖盛,但張玉婷三人是知曉這位師叔能耐的,自是能輕易對付。三人見得李含光身上無有傷痕,於是,便在共同做了個道揖後,連說:“不敢勞煩師叔費神。”

李含光見此,也是還了一禮。

此時,張玉婷走上前來,對李含光俏笑道:“先前權當磨煉心境了,含光師叔可不要往心裏去,玉婷也好久未曾見到師叔了,很是想念,不知師叔可曾掛念玉婷?”

少女這一笑,如若百花綻放,隻有清,無有媚。

道教三派之間的關係還算和諧,李含光最後一次和張玉婷見麵,還是在她豆蔻之年時。他那時便覺得這小女孩機靈,他自是喜歡的。隻是沒想到,時光荏茬,轉眼已是五年過去,當初那還矮小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了,卻還是這麼討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