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幽冥渡世(1 / 3)

天聖四千七百年,距神魔大戰、戮神鏡玄伏誅正值千年,六道眾生終從禍亂中慢慢恢複,安然度一段太平歲月。當下卻又遭逢另一大事——先聖之首天帝軒轅氏衰亡,這代表至高無上的先天神祇終將凋零隕落,退出執掌六道之勢。

軒轅後裔中有不世天資者,名樞,字青羲,得天界萬眾推崇,肩負重塑天界權威之重責,隆登帝位,開創樞啟盛世,故天聖四千七百年又稱樞啟元年。

同一時期,自天界分離而出的另一勢力——風氏蒼術神君一脈迅速崛起,隱遁數千年之久的昆侖幻境再度臨世。蒼術神君雖桀驁不馴,素來不服軒轅氏掌管,但畢竟同出一源,天界衰微時曾大力相助,方才有天族後世之榮。青羲天帝心懷正念,感蒼術神君援助之恩,遂摒棄前嫌,頒布帝令納風氏為天族正統,與軒轅氏平起平坐。除此外,青羲還正名西天菩提尊者為萬佛之宗,以佛法弘揚大慈悲之心,以真言教化眾生行善為樂。

此後,天族發展日益蓬勃,天界在六道穩居首位,威勢更勝從前。

黃泉下萬丈,絕對死地曾因鏡玄之故短暫麵世,雖有冥主叱離及時修複,但幽冥死氣彌散大半,連接外界通道大開,此境再不是無人涉足的禁忌之地。

絕對死地外圍環抱一條源遠流長的護城河,曰弱水,弱水三千道,有蝕骨劇毒,形成天然屏障,常人難以逾越。弱水之心矗立一座巍峨聳峙的陰幽古城,縱橫無邊,廣域遼闊,乃幽冥世代棲息之所——業火城。

業火城將絕對死地隔絕為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城外永墮黑暗,無日月之光,幽冥死氣長聚不消,弱水劇毒彌漫籠罩,放眼萬裏無活物。城內雲淡天高,滿目蔥鬱,山川大澤,萬物生長。傳聞冥主叱離誕生之初以自身鮮血化江河,抽骨化山脈,青絲化林木,眸光化日月星辰,一手創建這片祥和天地。

業火城上空懸浮一座雄偉壯麗的巨大金殿,美輪美奐,雕梁畫棟,正堂之上氣派輝煌,正門“幽冥殿”三字莊嚴威懾。殿堂正前方立一萬年古木所製紋龍雕花椅,椅上端坐一人,身著玄衣,袖腳刻暗金盤龍,領口束腰各鑲金邊,貴而不俗,正是冥主叱離。

叱離幻化於洪荒惡念之源,慣於在業火城冷眼看日月交替,山河變幻。

他此生唯二兩次離開冥界,一是天地初開時去往人間,彼時人皇姬胥將人間治理得風調雨順,修道者層出不窮,九洲大陸靈力鼎盛;二是戮神鏡玄為禍蒼生,一把凶劍泣生斬斷十裏黃泉,破開絕對死地的上古封印,將從來諱莫如深的幽冥一族赤裸裸逼到了眾人眼前,叱離喜怒不見,直迎血雨而戰,誅殺鏡玄,不動神色地了結了一場禍亂。

如今時隔多年,叱離第三次出世,目的依舊是人間,為取回一樣遺落已久的聖物。

幽冥有三大聖物:截舍利,吸取開天之初六道惡念,是幽冥族生命之源,由凶獸獓狠看守,永世沉寂於煉獄窟;業火之心,冥主身份之證,寄宿於叱離心髒,融入其生命一體;定碧泉,攜帶可在任何水域暢遊,矯如盤龍,三千劇毒弱水亦不例外。

當年叱離與鏡玄一戰,戰中定碧泉不慎遺失,再無音訊,直至今日方才重現人間。

樞啟三千年,冥主再入九洲,業火城交由冥司淮疚執掌,冥神九胤協助。

冥主於幽冥一脈是生命的締造者,是永不可逆之尊,而冥司的地位則僅次於冥主。

幽冥族人丁稀少,且大多閉於地底不出,極少參與六界紛爭,相較起來心思尤其簡單,以至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冥司淮疚也格外孩童心性。至於冥神九胤,雖為幽冥殿大護法,冥界第一戰神,為眾人所景仰尊崇,但世人皆知他還是冥司淮疚的貼身大管家,表麵一副生人勿近的棺材板兒臉,骨子裏就是個天真單純的傻大個兒。

淮疚生平兩大愛好:一是瘋狂貪戀冥主舉世無雙的美色,還戀得坦坦蕩蕩,光明正大,尤其偏愛叱離那副孤高清傲的冷豔氣質;二是不分時機場合地調戲木頭塊兒九胤,因為實在太了解,於是每每蛇打七寸,一調戲一個準,次次都能叫冥神臉紅心跳窮緊張。

淮疚的生活因為兩大愛好交疊呈現,一度十分豐富而充實,以至於當叱離去了人間後,倆心頭好登時少去一半,於是她悲哀地發現……她寂寞了。

有那麼一段時間,淮疚以為自己生了什麼病,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來,吃飯不香,喝茶沒味,連調戲木頭塊兒的頻次都降低了許多。她每天一睜眼,發現還是沒有冥主的日子,頓時整個人都耷拉下來,覺得這世間當真百無聊賴,枯燥得很。

這會兒,淮疚剛剛小憩醒來,望著空蕩蕩的幽冥殿,頓生無限感慨:“聽聞人間再不能使用靈力術法了,也不知冥主大人此番獨自前往,可否受得住……”

九胤端來一碗醒神茶,認真吹著氣,觸手不燙了再遞過去給淮疚。

淮疚被九胤寵壞了,理所當然地接過茶喝下,連個甜苦也沒嚐出來,甚是心不在焉。

九胤擱下茶盞,這才有空琢磨淮疚方才的話,一想,便覺她是杞人憂天:“你多慮了,冥主武功深不可測,就算不用術法,那些普通凡人也定傷不到他。”

淮疚嫌棄地瞥了眼九胤:“真是根木頭,誰跟你說這個?我是擔心冥主大人養尊處優慣了,在人間沒個貼心人照顧,若凡事都要親力親為豈非累死?”

九胤心想,冥主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又哪裏會累?可惜他不敢說,他跟淮疚處一塊兒,時常是說什麼錯什麼,不說什麼也錯什麼,就連“沉默是金”在他身上都不能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