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戰馬(2 / 2)

李肅將一壇酒遞給胡車兒,叮囑道:“這叫濃烈,不可喝得太急……”

“咳!咳咳……”,話還沒有說完胡車兒就往口中灌了一口,被嗆了個正著!

烈酒火辣辣的燒灼著口腔喉嚨,胡車兒知道這是好酒,連一口都舍不得吐出來,強行把酒咽到肚裏,隻覺得從嘴到喉嚨直到到肚子,火辣溫暖,極為舒服,臉上也憋的通紅。

張權在一旁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嗬嗬笑道:“將軍,此酒濃烈否?”

胡車兒喉嚨咳了幾聲,這才緩過勁來,說道:“濃烈,好酒,真是好酒!”說罷又喝起來,隻是這次喝的小心翼翼,再也不敢往口中灌。

張權向李肅使使眼色,李肅拿出一盒白糖放在胡車兒麵前,說道:“此乃糖精,比之糖霜要甜上百倍,將軍嚐嚐……”

胡車兒也不客氣,拿起湯匙便舀了一勺放在口中,隻覺得滿口甘甜,不由稱讚道:“甜!想不到公子這裏的好東西竟然如此之多,早知道我就早來了!”

張權取笑道:“歡迎將軍來打秋風!”幾人嗬嗬一笑。

張權又歎息道:“將軍有所不知,如今天下紛爭,南陽又是四戰之地,如果兵力不強怎能抵擋?如今糧草軍械尚可勉力支撐,唯獨緊缺戰馬,各路諸侯又對戰馬視若珍寶,我想用這烈酒糖精向北地羌胡換取戰馬,不知將軍能否引薦?”

張權對於羌胡並沒有偏見,也沒有狹隘的民族觀念。

至於百年之後發生的五胡亂華之事,雖然也心中悲痛,但那也是中原國力民力衰敗,才使胡人有機可趁,隻要兵強馬壯,誰敢放肆?

自古以來落後就要挨打,若是中華強盛誰人敢捋虎須?

秦漢時期的匈奴,三國兩晉時期的烏桓鮮卑,到後來的蒙元女真,及至後來的滿人,哪個不是趁虛而入?

所以即便是再痛恨他們也沒有辦法,隻有自己實力強大了,才是正道!

到時候是殺是逐,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打嘴炮兒沒意思。

要務實啊。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年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到了後世匈奴人已經被完全融入為漢族,嚴格的講,很多人的血管裏都有匈奴人的血。

鮮卑在東北一帶,也被漢族同化,再也沒有鮮卑一族。

羯族人過於凶殘,遭到了各民族的反對,不光是漢人反抗,就連匈奴等其他民族也反對他,最終在各方勢力的聯合打擊下,羯族最終被趕盡殺絕了。因此,羯族也成為了“五胡”中唯一一個被滅族的民族。

而對於現在來說,無論是胡人還是匈奴鮮卑或者烏桓,都還不成氣候。

真要有漢初匈奴的實力,何須五胡啊。

幾年後曹老板北征烏桓就沒有費太大的力氣,照樣打的他們哭爹喊娘。

隻要有些實力,都可以隨便揉扁捏圓。

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