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信、趙大海與裴建民的妻子見禮,三人一同上了餐桌,都是一些家常菜,吃過之後,裴建民帶著兩人進了書房。
??隻見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奇形怪狀,極具特色的壺拿了過來,遠遠看上去如同隨時攜帶的皮囊壺一般,很是逼真,近看卻是陶釉壺,刻了一朵牡丹,用醬彩上色,整體的感覺是白釉,皮繩、皮扣做得很具象。
??可惜的是,保存狀態上,出現了崩釉的情況,對估算價值有所影響,瓶口圈足、皮繩、皮扣、接縫處都上了些黃醬彩,更具藝術感。
??一般這類雞冠壺,白釉帶花卉的很是少見,綠釉之類的則很常見,市場上這類綠釉的也就幾千左右。
??沈文信沒著急上手,先以外觀判斷了一下,隻見裴建民放在桌麵上,說道:“這是我不久前從一個農民手中花了幾百塊買來的,自己判斷肯定是老的,不過還是有點疑惑,到底能老到什麼程度?畢竟以這個價位買來的,心裏麵還是有點打鼓。”
??幾百塊?趙大海聽了裴建民的報價,略一看,這個雞冠壺散發著賊光,不由得為裴建民擔心,他看新,隻是沒有明說而已。
??以這個價位能買到古董?撿漏未免太容易了!這類冒充農民兄弟,出售劣質仿品,以不高的價位欺騙半懂不懂的藏友的例子並不少見。
??趙大海認為裴建民打眼了!幾百塊並不算多,買了就算是假的也不吃虧,這也是為什麼偽農民組織屢次得手的原因。
??沈文信從裴建民能淘到象牙筆筒的事件,可以大概知道他眼力還是具備的,至少能坐上文化局局長,沒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坐得穩?
??“好,我看看。”
??沈文信大致了解了這個物件的來曆,上手一摸,不出所料,八品寶箱!看來價值至少30w左右啊。
??幾百塊買來的,裴建民撿了一個大漏!沈文信繼續觀察,從胎質、足底、繪畫手法、崩釉的程度,綜合考量了一陣,期間不著痕跡的打開了寶箱,吸收了一團八品金光,算是鑒定費了。
??“恭喜您裴局長,這是一件品相不錯,遼金時期的白釉劃花皮囊壺,以我的估算,大概價值30萬左右,這類雞冠壺在市場上還是比較看好的,而且劃刻了牡丹花卉,顯然是契丹民族貴族使用的器具。”
??沈文信結合了各方麵的數據,得出了一個比較妥帖的結論。趙大海撫掌慶祝,說道:“裴局長,你撿了一個大漏啊!不簡單,不簡單,您日理萬機,還專研精通收藏,這一點很難得啊,對了,我這有一件剛淘到的物件,您掌掌眼?”
??趙大海看著局麵不錯,趁熱打鐵,拍馬屁也是一門學問。在裴建民高興的檔口,他拿出了在沈文信店裏麵買的白玉翎管。
??“白玉翎管,清代頂戴花翎裏麵的物件,武官一品使用的,這類藏品,很稀罕啊!”翎管是冷門收藏,龍城的藏友很少玩這個,但是裴建民以前在燕京的時候見過不少翡翠、白玉的,因此一下子就道出了鍾形白玉翎管的來曆。
??“嗯,如果您喜歡的話,我跟你置換一個梅瓶怎麼樣?”趙大海指著書桌上的一個高仿青花瓷梅瓶說道。
??裴建民把玩了一陣白玉翎管,豪氣地道:“換吧,我也喜歡這個物件,各取所需。”
??沈文信見到兩人虛偽的笑容,不由得暗道:“不論是官場還是職場,奉承上級好像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趙大海為了仕途,甘當孫子無可厚非,沈文信也不能指摘什麼,隻願趙大海能夠如願以償吧。
??沈文信這次違背本心,以諂媚的態度與趙大海唱了一出陽奉陰違的戲,無非是還趙大海的人情,以後也不用再有所顧慮了。
??這次過後,趙大海再邀請其為官員鑒寶,那肯定是免談的,官本位思想下,不論是什麼階級在他們麵前都顯得很渺小,與生俱來的蔑視,讓沈文信受不了。
??結束了鑒寶事宜,沈文信送趙大海回到了暫時棲身的住宅。期間沈文信沒有說任何抱怨的事,趙大海在打開車門之時,十分感激地道:“沈老弟,這次多謝了,讓你難堪了,我實在過意不去。”
??細心的趙大海也發現沈文信在與裴建民交流的時候,始終有點反常,好像不太感冒裴建民,結合了剛進門雙方驚訝的反應。
??趙大海明白雙方有過節,為了避免發生衝突,沈文信選擇了裝孫子,這都是出於對趙大海情誼的感激。
??“沒事,不過以後這種事,別叫上我就成了。”沈文信說完,駕駛著悍馬h1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