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閻王井三(1 / 2)

去閻王井都得戴重孝,這是規矩。

第二天早上來給丘梅姐送葬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平時不太熟或者根本不認識的,因為聽說要將她送進閻王井,所以特意趕過來瞧個熱鬧,而來者即隨孝,到上午八點啟程時,這行隊伍裏的人無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全都得披麻戴孝,否則就去不得閻王井。

看,這塊葬地的奇特性,由此可見一斑,

三伏天,人裹在麻布服裏汗出如漿,悲痛的宣泄就似乎少了一些,連嬸子也平靜了許多,也許是昨晚哭得傷了元氣,她在叔叔的攙扶下安靜地跟在王川身後,一路走一路腿打著飄,哭是不再哭得動了,但嘴裏始終唧唧咕咕,也不知道在咕噥些什麼。

後來聽走在我邊上的鄰家老姨說,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凡是到閻王井落葬的人,家裏已婚的女性至親一路上要行叫喪大禮,為的是驅散路上擋路小鬼,讓它們別在落葬時候弄出什麼麻煩。所以,負責叫喪的人叫得越響,哭得越厲害,自然越是好。

但嬸子連著幾天哭得嗓子都啞了,哪有那個力氣再哭叫出聲?其他親戚也沒有合適的,所以這個禮意思意思也就算了。當然,為此一路上撒的銅錢則是要加倍的了,那可都是實打實的真銅錢,一部分是叔叔家從晚清時期就壓箱底存下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周邊人家家戶戶給捐的,叔叔一家人緣好,丘梅姐又走得實在可憐,所以說到湊出來的這筆銅錢,老姨打著手勢挑著眉對我說,它們的市值大約能值好幾萬。

到達閻王井時已快接近正午。

雖說離村很近,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走山路,翻山越嶺,因此費時不少。但在離井還有兩三百米距離的時候,突地發生了件怪事,讓原定的落葬時間差一點給推遲了一下——

叔叔請來負責殯葬事宜的那些道士,不知為什麼不讓我們繼續往前走了。

聽說他們是真正的道士,是離村子十二裏遠一間百年曆史的小道觀裏請來的。原先想請的和尚,但自從十年前附近唯一一間小廟裏最後一位守廟的老和尚圓寂以後,廟裏就徹底斷了香火,所以短時間裏想請和尚是請不到了,而丘梅姐遺體在家裏停放的時間又不能超過七天,所以老姨聽後,說那就請道士吧,道士也是一樣的,而且她以前見過他們做的法事,講究得很。

但閻王井舉行葬禮是不需要什麼講究的。

住在這裏上年紀的人都知道,閻王井裏做喪事,得守規矩。

守這口‘井’裏自古流傳下來的一些不成文的規矩。譬如下葬那天無論挑的什麼日子都必須是大晴天;譬如送葬人無論是誰都必須重孝;譬如棺材抬進葬地後,必須等到午初三刻才能靠近閻王井的邊緣,至於棺材的入土,則必須在午正三刻才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