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沒有能夠出去行萬裏路。盡管李世民對“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非常認可,但他不答應作為太子的李承乾行萬裏路。
因此,李恪找了個機會對李世民提出他要出去行萬裏路。李世民答應了。
李世民喜歡李恪,李恪的長相和性格都像他。而且李恪不是太子,不可能繼承皇位,所以他答應了李恪。不但是李世民答應了,楊妃和岑文本和蕭瑀都同意。岑文本還覺得這是好事。
岑文本認為,李恪現在看不到能當上太子的機會,那不如讓李恪跟著陳安出去走走,說不定還會有收獲,而蕭瑀就是單純的答應。
陳安提出他要陪著李恪去行萬裏路,因為這句話是他提出來的,如果李恪在行萬裏路的時候有個閃失的話,他可承擔不起。實際上陳安是不想留在長安城了。總是陪著李承乾讀書太無聊。
第一站就是去商縣,除了李恪還有李承乾一起。李承乾之所以能跟著去商縣,是因為長孫無忌,他認為這一路很安全。並且能讓李承乾看看民間是好事。為此,他還去皇宮專門說服了長孫皇後。
三個人隻是帶了十多個護衛就輕車簡從的去往商縣。
李承乾和李恪都開心壞了。跟著陳安真是快樂啊,陳安一路上不停的唱歌,不少歌曲都是他們沒有聽過的。什麼“她唱著他鄉遇故知”之類的,而且還是模仿女聲。此外陳安還說這他們聽的不太懂的話,例如“完啦,芭比Q了”。
這些都讓李承乾和李恪很興奮的學著。他倆人一有什麼感歎就說“完啦,芭比Q了”。而且還說的很有樂趣。
到底是兄弟倆啊,隻要不牽扯繼承皇位,那就是兄弟。這是陳安的感歎。
到了商縣後,馬周安排這些人住在客棧。這是陳安的意思。在望山居,馬周還準備的商縣的小吃——豆幹。
在望山居,陳安提出讓馬周派人帶著李承乾和李恪在縣城走走。陳安就不陪著了,他怕百姓認出他來。
由於是出來觀察民風,因此馬周還提議李承乾他們在商縣都要打扮的很普通百姓的樣子。
這個提議當然會讓李承乾同意的,他匆匆忙忙吃了飯就換了衣服和李恪出去。
李承乾對商縣的看法就是很有活力。這種活力到處都有。甚至比長安城都好。
百姓富裕,讀書人多,作坊多,往來商客多,百花樓的曲子多,澡堂子搓澡的多。而且縣城裏麵還很幹淨,有監察隊的人時不時的就走在街麵上提醒外來的商客不要隨地吐痰。
而且縣城裏麵人的談吐都很有意思。什麼你的孩子在縣學成績怎麼樣啊?小孩子可要好好學習呢,要不然將來找不到好差事。
你老弟今天泡澡的時候咋還跟別人談生意了,那個人口音似乎是楚地的。你準備到楚地投資?
就連不少讀書人都在討論經書典籍的時候會冷不丁的問對方要不要去投資做點什麼。
這樣的縣城和長安城的繁華不同,透著點新鮮勁。讓人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