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墉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水車。

他所見的都是宮裏的小模型。

朱元璋自豪道:“知道這是誰讓修建的嗎!”

兩人搖頭。

朱元璋在兩個娃娃腦袋敲了兩下說道:“你們做兒子的不稱職,問問你娘是誰主修的。”

身後的徐妙錦道:“這條渠還有條主渠,旱時可灌溉,雨時可分洪,它是你爹與工部主修。

“那時他還不是太子,更不是大明皇帝,但是這條渠經過這麼多年,如今已經貫穿到河南之地,借各水各河連接起來。”

朱文墉道:“我那年去北方時見過這渠,隻是這渠要修到哪裏?”

“西安府,大同府,甘肅……”朱元璋接話道:“你爹是咱心中最厲害的後輩子孫。”

徐妙錦讚同的點頭,眼裏都是以丈夫為榮的驕傲目光。

朱文基道:“我可以做的更好。”

“那你要學的可有很多,隻是超越你爹怕是……”徐妙錦後麵的話沒有說出口,她不想打擊兒子,或許能超越。

或許一輩子也不能,但隻要他們將此繼續繼承並穩固下去,便已經是最大的本事。

遠遠望去,靠近郊外之地,有許多一模一樣的房子,還有許多殘缺之人出來進去耕地,放羊,養雞鴨。

“好多殘缺之人。”朱文墉道。

朱文基搖頭:“那些都是這幾年為大明征兆的將士,因為身體或多或少不如正常之人。

有些家中又嫌棄他們,所以都集中住在這裏,養雞養鴨,朝廷雇傭他們養殖,京城的鴨子就是這裏運走的。”

說著朱文基避開徐妙錦,拉著自家兄弟走到旁邊道:“京城最好吃的那幾家鴨子店,同招牌的,你記得不?”

朱文墉點頭:“記得,周家叔爺帶著我吃過,阮姨娘也知道那家。”

“那個老板娘是爹的。”朱文基還未說完,就感覺耳朵被人揪起,看向徐妙錦道:“娘,我不亂說就是。”

“陳年往事,你告訴他幹甚,是想他去亂說被你爹打嗎。”

朱元璋道:“他敢,兩個孩子說的也是真的,怕什麼,咱撐腰。”

…………

等到晌午,他們幾個人才回來。

朱雄英不知睡了多久,吃著錦衣衛買回來的飯菜道:“我餓了,便先吃了些東西,馬車裏還有。”

朱文墉吃著包子,蹲在路邊詢問朱雄英,南方的傷殘將士養鴨子,北方的將士怎麼辦,難不成也養鴨子?

“誰說的,他們有的去各府軍校做教官去了,實乃殘缺嚴重的,養好身子都去各府衛所,每日帶民刊月冊去給百姓宣傳。”

朱文基道:“爹,我見到鳳陽開的幾家天子第一鴨,那個字號可是跟京城的一樣,我們吃不要錢的,不如待會兒路過時帶幾隻。”

“那你自己去,看看你這臉值不值幾隻鴨子,你現在什麼身份,你爹我是什麼身份。刻意帶你們出來,為的就是讓你們親眼看看,今後對你們這些兄弟有好處。”

“那為何不帶三弟他們?”

“你不覺得惹眼?為了不被引起注意,將你母後都帶出來了,你們兩就夠我們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