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尚書不滿了,今日他們因為這個策略被罵了,原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周乾,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此人難怪提議讓武將挖水渠,看來不過是個農戶翻身,想讓他們做官的來伺候百姓罷了。
“有辱斯文!在場各位哪個不是學富五車,縱使這周乾上次提出南北榜的提議來,也隻能說明走了狗屎運。”楊靖毫不客氣的說道。
楊靖的話也不能說是誇張,這些能夠做到尚書的,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比的過的。
光是過科舉那一場,就得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而周乾隻是因為一場雅集比試,被劉三吾看重,這才入了國子監中。
不是走了狗屎運是什麼。
劉三吾也明白,文人間都是互相輕視的,自命清高。但還是向他們推薦周乾。
唐鐸道:“我跟隨陛下多年,這周乾的提議,陛下很喜歡,看的出來。隻是我有句醜話要說在前麵,還望劉學士莫要往心中去了。”
“隻要你不是與他們一樣認為周乾是走了狗屎運,老夫可以聽你講。為大明尋人才更重要。”劉三吾對唐鐸道。
唐鐸也沒有說什麼難聽話,他倒是不會隻顧打壓,而是提出了不可避免的問題來。
“你我皆知道,這群武將個個都是粗魯的很,言語不合,便要跳腳罵娘罵老子。讓他們的手下去開渠修河道引水灌溉,恐怕更難。”
楊靖和趙勉也點頭:“就算你我一同出場,那武將也不會賣麵子與我們的,更別說那個周乾。”
劉三吾靜靜聽著,提出周乾與藍玉交好,提示他們不要把話說太滿。但也有些擔心。
“除了陛下可以調動武將,其他人別想調動武將,絕對不可能。”
這時,楊靖提出朱允炆今日在朱元璋麵前的提議,紛紛開始誇朱允炆與他們的思想符合,是陛下的好賢孫。
唐鐸附和,楊靖讚同,就連趙勉也讚揚朱允炆。
劉三吾轉過身,眯著眼睛望了望身後的大殿,搖搖頭。
在他心中,反而覺得這位朱允炆長孫,有些過於死板,許多事上隻知道照搬前人規矩。
做的文章自己也看過,好無生動可言,今日竟然說提議武將給百姓做事是居心叵測。
此子看起來文弱善良,但從他的話中也可以看出,沒有主見,盡聽幾位尚書的意思。
朝堂上提的建議都是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著想,卻被扣上居心叵測的帽子來。
劉三吾想起之前他還是很看好這位長孫殿下的,但今日看來也是個麵善心狠之人。
長孫殿下骨子裏狠著呢,此子為人差三分不說,還學到了他老師黃子澄的大缺點。
骨子裏狠,卻還要披著仁義禮智信這些好名聲,在太子麵前扮大孝子,當自己不知道麼。
朱允炆沒想到的是,自己明顯多餘又笨拙的借口,被劉三吾看的清清楚楚的。
已經走遠的戶部尚書趙勉卻又返回來道:“嶽父,您還不走,這天兒這般熱的,走吧。”
劉三吾道:“我得去見涼國公,說說周乾的建議,他兩交情很深。”
趙勉翻了翻白眼:“那個周乾,您太高看他了,這群武將可是一群酒肉朋友啊。緊要關頭,他們隻顧自己,不講忠義,更別提如此炎熱的天。”
“陛下就算下令,武將也不會去沿江修渠的,不信您看。”趙勉篤定的說道:“您那個學生周乾,這次提的建議要落空!”
趙勉對劉三吾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劉三吾依舊固執的去找藍玉。
……………………………………………………
當劉三吾離開國公府後,藍玉便馬不停蹄的找自己交好的武將,讓他們迅速來國公府。
“將軍,啥事啊,這麼急。”定遠侯王弼火急火燎進來,他正和小妾剝葡萄吃,就被喊來了。
“你擠我做什麼,好了好了,你先走你先走。”馮勝對傅友德說道。
朱壽和曹震也陸續跟來,都是武將裏封了侯的,
鶴壽侯張翼在靠窗子邊的地方,這會兒熱的跟狗一樣。
常升和常森也來了。
藍玉看著這群家夥,道:“徐家派人去請了沒有,徐都督和魏國公他們兩呢。”
“今日請各位兄弟來,是因為城外大旱的事情,我們帶著親兵去修水渠挖水道去,誰願意?誰反對?”
馮勝道:“是天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