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黃文燁與你這廝一母所生,他怎麼就那般修善行德?”
“而你這廝在鄉裏隻是害人,結交權貴,攀附上官,欺壓良善,我知道無為百姓都叫你做黃蜂刺,我今日便替你罷了這個刺!”
宋江一番話說完,端的是大義凜然。
但王英聽起來,總覺得哪裏不對。
細思片刻,王英才想起來原因。
這黃文炳雖然平時喜好鑽營,為人毒辣,有“黃蜂刺”的外號,但人家可沒有捏造證據冤枉你宋江吧。
宋江被扣上謀逆造反的帽子,有兩點緣由。
一個是宋江真在潯陽樓牆壁之上題了反詩,竟然把自己比作黃巢。
另一個則是宋江應了一首東京流傳的童謠,而蔡九知府接到命令,一直在留意。
想到那童謠,王英不禁在心中念道:
耗國因家木。
刀兵點水工。
縱橫三十六。
播亂在山東。
家木——宋,水工——江,這說的不正是宋江嘛。
其實不客氣地說,宋江這次真的作。
而人家黃文炳作為賦閑在家的通判,看到有人題了反詩,上報給國家,這很合乎情理吧。
咱們要殺黃文炳,可以用為民除害的名義,但非要說人家黃文炳針對宋江、要害宋江,這還真有些談不上。
所以這麼想來,今日黃文炳被殺,有一點點冤呐。
……
黃文炳從馬上摔下來,又被李逵拎了一路,便一直有些萎靡不振。
此時聽完宋江的長篇大論後,苦笑一聲,求告道,“小人已知過失,隻求早死。”
王英聞言,不免感慨。
死到臨頭,也不求饒,其實這黃文炳還是有點意思的。
這時晁蓋對著黃文炳喝道,“你那賊驢,怕你不死!你這廝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宋江見晁蓋也說話了,其他眾人也十分憤慨,便問道:“哪個兄弟替我下手?!”
王英又一愣,搞不明白宋江這是做甚。
這是你和戴宗的仇人,你自己不親自手刃,也該讓戴宗來手刃啊。
然而宋江話一出口,王英便見到周圍之人,無論是花榮、劉唐、黃信、石勇,還是李俊、穆弘、張順、薛永,這些人一個個地竟然都喘著粗氣。
仔細一瞧,便發現除了晁蓋和自己,其他二十七名好漢都有些不對勁,似乎情緒……相當亢奮!
就公明哥哥的一句話,至於嘛。
王英搞不懂。
這時晁蓋拍手道,“說得是!應該叫人取一把尖刀,再討一盆炭火過來,細細地割這廝的肉來下酒,與我賢弟消這口怨氣!”
驚!
王英此時終於明白了,這黃文炳是怎麼死的。
隻是……割肉下酒,好嚇人,好野蠻啊。
一想到那副血腥場麵,王英不禁身子一顫。
殺人……自從王英來到這水滸世界,不是沒殺過。
甚至清風山上,燕順等人也有拿人心肝下酒的惡習。
隻不過穿越而來的王英可不敢吃,隻能以身體不適回避。
但今天這個場麵,怎麼破?
難道自己逆著晁蓋的意思,說吃人不好?咱應該給這黃文炳一個痛快?
可看到晁蓋說完話後,眾好漢興致勃勃的姿態,王英沒那個底氣。
吃人的社會哇,王英這一刻終於再一次感受到了舊社會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