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護“金”出境(2 / 3)

然而,就在這時,風雲再變,西北邊突然傳來緊急軍情,原來一直在攻打太原的西路大軍,突然分出一支軍隊直奔開封而來,如今已經到了高平,也就是在太行山附近。

這可把宋朝廷上下給嚇壞了,立刻又召開了一次緊急朝會。

吳開可是怕死的很,他根本就不懂得打仗,忙道:“不可,不可,西軍若來,那麼金軍肯定心生猜疑,於談判不利,萬一金軍再攻,那可如何是好,我們何不送了他一點軍糧,讓他們回去。”

鄭以夫立刻道:“此舉萬萬不可,當初可是朝廷連發數道軍令,命種師道率鳳翔軍趕緊前來救援,如今種家軍都已經到了門前,你卻讓人家回去,那八萬鳳翔軍會如何想?倘若下次,他們還會急著趕來麼?還有,萬一西軍退兵了,金軍再攻開封,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此話一出,不管是求和派,還是主戰派,都覺得非常有道理。

因為西軍在北宋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種家軍和折家軍又是西軍之重,反正一打仗,這些文臣就想到西軍,所以,他們也不敢怠慢種家軍呀,你這次這麼對人家,下次你還能指望別人會日夜兼程的跑來救援你們,如果得罪了西軍,那麼到時吃苦的可是他們自己呀!

包括吳敏在內,都覺得此時應該讓西軍進駐東京,這麼對待西軍,那跟把自己保命符給扔了有何區別。特別西路那一路援軍,更是讓他們是膽顫心驚啊,這西軍是說什麼不能讓他們回去。

他們考慮每件事,都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麵,不管是求和還是求戰。

可是如此一來,問題又來了,談判又怎麼辦呢?

王仲陵站出來道:“是否發兵,乃是樞密院的職責,沒有樞密院的命令,種師道根本不可能出兵,張知府應該讓金軍明白這一點,若是他們不放心,這支援軍來與不來,談判與否,又有何區別。”

吳敏聽得也覺有道理,如今李奇已死,他完全可以以做主了,道:“王尚書說的極是,我們的援軍進城,他們金軍無權幹預,如果金軍讓我們將京城的軍隊全部撤回去,難道我們也要照辦麼?這根本就沒有道理啊!而且,我們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他們怎還能質疑我們。”

群臣紛紛點頭,有西軍在此,他們也能安心不少。

蔣道言皺了皺眉眉頭,向趙楷道:“攝政王,金軍如今最擔心的是這一支西軍和其它幾路援軍,關於這一點我們也不能不防,這些援軍恐怕還不了解京師目前的情況,萬一他們與金軍遇到,難免會出現意外,我們何不效仿當初澶淵之盟,由張知府和侍衛馬都指揮使統帥禁軍護送金軍出境,如此一來,應該可以消弭金軍的猜疑。”

如今李奇生死未卜,而殿帥何灌又保護宋徽宗、趙桓下江南去了,唯一剩下的就隻有這馬帥胡攸了,這胡攸在此次戰役中,可是一直告病在家,他最怕打仗了,索性就全交給李奇,他什麼事也不管,反正他也不管不了什麼,早已經被李奇給架空了。

由於這胡攸曾屢屢討好蔣道言這些文臣,所以,胡攸還是非常得這些文臣的信任。

趙楷眼中閃過一抹笑意,暗道,這小子還真是料事如神啊!嘴上卻猶豫道:“不知你們以為如何?”

張邦昌道:“我讚同。”

他一讚同,那些求和派當然就讚同了。

而那些主戰派雖然也有站出來反對的,但是根本掀不起半點波瀾。

於是,此事就這麼定下來,由張邦昌去與完顏宗望交涉,而後命種師道不準往西北走,避免與金軍擦槍走火,他轉道往西南繞到開封來,駐守在東郊樊家崗,人家金軍駐紮西北,你就去東南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