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書將主要采用第一人稱視角來寫。章名中小括號內的人名,表示此章運用該人的視角進行寫作。如若沒有小括號則代表主角視角。』
我眼前的白色物體,正在緩慢地飛向距離這裏最近的一顆紅色行星。
這種東西,生活在藍色行星上的人們怎麼叫它來著?飛船?是這個吧。
發動『望遠』,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從飛船發射出來的地方,每個人的臉上無不洋溢著喜悅和興奮。
我很不理解,這些生命創造出這些醜陋的勞什子的目的是什麼——在這顆行星的表麵上空,還有數以千計的長著兩對翅膀的巨大圓筒在飛。想飛,是幾乎所有陸地生物的願望,我可以理解。
但是,在所謂“大氣層”中飛行,一個氣屬性魔法足以實現這願望。底下的這群生命,在數千年之前也曾用過這一手段。
我記得那時候的最強者已經達到了近神的地步,距離最低級的神隻有半步之遙。
但他不會想到,他數千年之後的子孫們已經幾乎完全拋棄了魔法,轉而去研究名為“科學”的道路。
這條路究竟具體如何,我無法評判,畢竟我對這一無所知。
但我曾經見過一場兩個文明之間的戰爭,是幾十萬年前來著?其中一方亦是走的所謂“科學”之路,那個文明不是底下這群生命可以比的,已經能夠運用科技手段進行類似的空間傳送;另一方是純粹的魔法文明,還出過幾位神祇。
科學一方率先發現了魔法一方的星域,展開了猛烈的攻勢。魔法一方開始是被打懵了的,後來卻是發現他們的對手除了冷冰冰的機器之外自身極其孱弱。利用這一點進行分散力量突破,後期更是組織了一群近神級的強者利用空間魔法進行直接突破,斬殺了對方所有高層領袖。反過來吞並了科學一方。
個人觀點,外力再強,終歸不是本身的能力,更何況外力也會脫離掌控呢。
那好像是更久之前吧,一個科學之道極其強大的文明,他們的機器仆從產生了自我意識,滅殺了它們的人類主人。
更有意思的是,那種機器仆從的原始形態,已經出現在了下方的世界。而這些人類的科學之道的掌控,遠遠不如之前那個被叛變的文明。
這顆行星上的人類未來如何,我似乎有些好奇了。
這時,空間波動自我身邊傳來。
嗯?感覺到了魔力的波動,是空間魔法?
哪來的呢?
我絲毫不緊張,因為我自信,在這直徑百億光年的宇宙中,我就算不是最強者,但足夠前三。
至於外來者?幾乎不可能,已經百億年沒有外來人了。從別的宇宙來,需要跨越長度數千甚至上萬億光年的空白之地。那片地方,凶險至極,不含有絲毫能量,無法補充自身消耗。而且,百億年來去那裏探索的,下至普通世界的近神,上至強大的神官級,無一返回。
不過保險起見,我還是調動魔力,準備幹一仗。
我沒有打過架,空有一身實力,準確點來說,我們這一層級甚至以上,都沒有,自從意識誕生起,就有接近目前的實力。我是我的——嗯,姑且叫他父親吧——所創造的獨立分體,靈魂來自於他,卻擁有獨立意識。我的父親宇(別人都叫他大司宇)以及大司星(星),大司命(命)都來自於創世神,是他的獨立分體。
創世神呢?好像是死了。三司神呢?也死了。怎麼死的?不知道。
我這一層級總共九人,是目前大宇宙的最強者了,分掌三個小宇宙。之前大宇宙實際存在時,不叫三小宇宙,叫三大域,直徑幾千億光年呢。創世神死之後,三大域就開始縮,縮到了直徑百億光年,外圍失去一切能量和質量,變為空白之地。
三大域其實還好,原本大宇宙的中心域,跟從創世神一並消失了。
為什麼會縮小呢?我不知道。
中心域為什麼會消失呢?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