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梅竹馬(1 / 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首古詩道出小城晚景的美,她曆經過千年的風霜,但仍如明珠一樣潔淨,俏立在長江之濱。明珠腰間盤繞著一條玉帶,無數條小溪在廬山腳下彙集成一條曲折蜿蜒的河,穿城而過,就像一條遊動的巨龍。

城以人而有靈氣,河以水而有氣勢。有靈氣的城裏人,給這條有氣勢的河取了個威猛的名字-----龍開河。意指天龍造福人間,開河哺育生靈。千百年來,河水靜靜流淌,帶著神奇的靈性和神秘的傳說,一頭紮進長江,將小城一份為二,形成城東和城西兩個區。

流水仍如千年前那樣奔流不息,隻是少了擺渡的孤舟笠翁。民國時期人們在河床之上建了座鐵橋,民國之後政府又在鐵橋邊建座新橋,於是城裏人嘴裏多出一個地名:新橋頭。

古道還是那條古道,隻是多些路燈和青藤纏繞、桑梓環護的小平房。馬車已經很難見到蹤跡,取而代之是飛奔的鐵牛,往來於新橋頭之上。

橋邊的堤壩上聚集著一群放學的孩子,他們如同嬉耍的小猴子,在泥地上滾爬,時不時傳出誇張的驚叫聲,引來路人輕輕一笑。

“小寶哥,咱們該回去了。”劉霞提著兩個綠色軍挎包,站在一群男孩子邊,對一位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催促。

“再等一會兒,就一盤,就打這一盤。”趙鑫寶頭也不抬地回應。

他和幾個小夥伴打彈珠,正玩的起興。這是男孩子常玩的遊戲:在地上畫一個圈,擺上綠色玻璃球,再用手上的彈珠去撞圓圈裏麵的球,打出來就歸自己所有。

別小看這些玻璃彈珠,對小孩子來說是相當貴重的稀罕物,是他們從火車站貨場泥巴地裏一個一個摳出來的。雖然火車站離他們學校並不遠,但要想從貨場工人眼皮底下撿上一個兩個,也是難上加難。

小寶今天手頭很準,連贏好幾盤,已有小半書包的玻璃球。而最讓人高興的是,他用二十個綠彈珠,從熊家輝手中換來兩個彩色玻璃小球,那可是玻璃彈珠之王。

學校門口有位老婆婆就賣這些彩色彈珠,五分錢一個,而五分錢可以買兩個茶葉蛋或是一根奶油冰棒。小寶沒錢買這個,就是有,他也隻會去買冰棒,畢竟吃得比玩得還是重要些。當然他也很羨慕那些擁有者,常常好言好語地求他們讓自己看一看,摸一摸。

圓圈中還有一個彩色彈珠,是錢勇輸光綠色彈珠後咬著牙放進去的。小寶非常想贏得它送給阿霞,這樣她一定會高興。

他趴在地上,屏著呼吸,鼻尖上滿是細細的小汗珠,本來潔淨的小臉,讓自己烏黑的手抹成花貓一樣。瞄了又瞄,對了又對,遲疑很久,終將手中彈珠彈出去。

劉霞見小寶不搭理她,便自個兒坐在旁邊的石塊上。這種男孩子遊戲,對她來說沒多大興趣。雖然她也很喜歡花花綠綠彈珠,但她不會和小寶一樣,在地上又滾又爬。

“小女生就該有小女生的樣子,”姐姐時刻這樣教導她:“千萬別跟小寶一樣,光著屁股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