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吝嗇善人(2 / 2)

“嗯,嗯。”曹琳芳聽得不住點頭,最後笑著說:“看來你們現在正好是過渡階段啦,聽你說的這些,都是很快可以生錢的吧?”

“對呀。”楊凡開心地說:“隻要挺過了這個階段,我們來錢就更容易了,也能有更大的發展。”

“那到時候你再捐款嗎?”曹琳芳問。

“也不了。”出乎曹琳芳的預料,楊凡搖了搖頭,說:“我不想再這麼捐了,我打算自己搞一個慈善基金,幹脆做大。當然,以我們現在的實力來說,還差得遠。”

想了想,曹琳芳又問:“聽你口氣,你想經商了?”

“不想。”楊凡馬上否認,“經商的話,我不是這塊料,我是不會脫離我小說的本行的。其實,我看你也有個誤區,一直以為隻有經商才能發財,事實上,我現在發現,寫書才是真正的發財之道。”

“又在做白日夢了。”曹琳芳又白了他一眼。

“嗬嗬,你就等著瞧吧。”楊凡笑嘻嘻地說。

這次的吝嗇風波,楊凡在曹琳芳麵前是擺平了,但在外界,卻是鬧了個沸沸揚揚。最初披露事件真相的那位記者論據充足而且可查,無可辯駁,而其中的焦點人物又是最近風頭正健的大學生作家通靈者,爭論的話題也很新穎,因此一下子吸引了眾多的評論員,以及數量更多的讀者。

對這件事,正麵一方是非常理直氣壯的——通靈者無私地匿名捐出了幾百萬,如果這還是吝嗇鬼,那天底下有幾人不是?但反麵一方也同樣叫得很響亮——數據事實擺在麵前,誰都不能否認,通靈者對於小數目是不怎麼在乎的,但金額一大,他就不吭聲了。

對反方,正方是相當氣憤的,如果按他們這麼說,一旦開始捐款,就必須不停地捐下去,成為一種一但背上就永遠不可卸下的責任,否則就是缺少人情味的吝嗇鬼,這樣的話,還有誰會去捐款了?這不是逼著大家把已經準備好的錢再放回口袋嗎?

而反方,也同樣有些義憤填膺,在他們看來,通靈者靠寫書就有了這麼高的收入,自己已經一輩子吃不完花不完了,還在乎這麼十分之一的稿費,實在有些不可理喻。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靈者曾接受過社會上無數人的幫助,當初為了他,無數人慷慨解囊,甚至自己到醫院去檢查骨髓類型,這些捐出的錢,對通靈者後來的收入來說確實小得可以忽略,但那也是大家的血汗錢,也是大家省吃儉用出來的,難道,通靈者連自己十分之一的收入都不肯拿出來回報社會嗎?何況,要不是廣大讀者對他的支持,通靈者的書能這麼熱嗎?如果他的書不熱,能被外國出版社看中嗎?

雙方的理由看起來都是很充分的,一時間,爭論者誰也說服不了誰,而旁觀者則是看看這個有理,瞧瞧那個也對,基本上是有了一篇議論後,不管是哪方的觀點,都會立刻得到一片讚同聲。這樣雙方都得到支持的辯論,似乎還是第一次出現,但它對百姓眼球的吸引力,無疑是無比強烈的,而通靈者這個名字也再度成為大多數人茶餘飯後掛在嘴邊最多的名詞。

在這場論戰中,正方始終有著反方無法辯駁的必殺技,那就是通靈者沒偷沒搶,唯一能指責他的隻是他的吝嗇,可他已經捐出了幾百萬人民幣,還說他吝嗇,實在是牽強了些。而反方同樣有著自己的大絕招,那就是通靈者停止捐款的時間太不正常,或者說太過巧合,連正方都無法否認,通靈者是不想捐出那一千萬的,但正方又無法說出,通靈者已經有了幾個億,為什麼還在乎這些。

然而,當接下來起點的一係列舉措逐一出台後,經過專家們的分析,正反雙方都是恍然大悟,明白了通靈者為什麼會臨時變得吝嗇起來,因為,他確實缺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