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出口返銷(2 / 2)

網絡文學的支持者們把去年互相爭論時,正統文學的支持者發的一個寫著網絡文學沒有出版前途的帖子弄了出來,並在下麵附上了零二年上半年到五月份為止在起點新華出版社和BJ的另外幾家出版社出版的網絡文學作品的書名和銷量。然後有幾個好事者得意地在下麵叫囂,有本事的話,那些個支持正統文學的也弄幾本同樣銷量的書出來看看。

麵對這樣的挑釁,正統文學的支持者們當然不能善罷甘休。他們很快便找出了同樣數目的文章出來應答。但是很不幸的,在他們列舉的文章中間,有一本居然是慕容雪村的小說。於是便被網絡文學的支持者們抓住了把柄。他們冷嘲熱諷,說正統文學難道實在無人了嗎?居然要用寫網絡文學的作家的作品來抵數。這話當然不好聽,於是便又是一番爭吵。

但是這一次的爭吵,正統文學的支持者們卻找不到可以用來鄙夷和攻擊網絡文學的地方了。說它們沒出版前途當然不可能,明明白白的數據在那裏放著,睜著眼睛說瞎話隻會引來更多的嘲笑。說他們沒內涵嗎?即便不說通靈者的《光輝》,隨著大規模的出版活動的開始,其他的網絡文學中已經得到讀者和評論界認可,被稱做“反映了社會現實”的小說也出現了不少。

於是,這場爭論的焦點便進一步直逼正統文學最後的心理防線——在網絡高度發展的社會,到底應該由誰來占據文學的主導地位。當然,這樣的爭論的最終結果依然是以正統文學稍占上風而告結束。但是所有看過了這場爭論全過程的人都知道,一切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好比終結者中那句最經典的台詞一樣,網絡文學暫時敗退的時候,也給正統文學留下了一句:“I will be back!”

不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次的這個“back”,來得未免也太快了些。隻是過了短短的三個月,帶有“起點新華”字樣的出版物,就象是真的在書裏夾了金葉子一般,在全國各地都銷售得一片熱火,尤其是在SH、BJ、廣州等幾個沿海大城市,更是多次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其實,並不是國內的群眾突然改變了喜好,說來也有些諷刺意味,這股網絡小說的搶購之風,竟是從國外返吹回來的。

楊凡的《黑科技時代》在首輪銷售慘敗給《哈利?波特》之後,在一個多月後,在評價家們的一片好評聲中,來了次突然爆發,第三個月的銷量竟超過了《哈利?波特》少許,而總成績也達到了它的三分之一。而與此同時,楊凡的《光輝》再度登陸美利堅,由於通靈者之前在美國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光輝》第一日竟然售出了二百七十萬冊,雖然與《哈利?波特》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個成績,已經足以讓美國人驚呼了。

自然的,這兩部小說在美國的熱銷也引起了其它國家的注意,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典、俄羅斯、加拿大、RB……不同國家的出版社一個接著一個的來和楊凡簽約,買下通靈者一部或者多部小說的區域版權。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其中竟有一家中國的出版社,去向Scholastic公司詢問《哈利?波特》、《光輝》和《黑科技時代》這三部小說的作者和版權信息,希望能在中國出版中文版本。

事後,這家舍近求遠,想把英譯本再翻譯回中文的出版社固然是成了中美兩國共同的笑柄,可這個事件其實也預示著接下來國內網絡小說書市的大翻身。雖然說起來有些無奈,但楊凡也不得不承認,國內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尤其是相當數量的年輕人,開始時對印有“少年作家巨著”字樣的小說不屑一顧,而在之後卻爭先購買帶著“美國暢銷書榜第二位”的、內容與原先一模一樣的小說。

當然,小說的質量還是相當重要的。正是《黑科技時代》和《光輝》的精彩情節,讓那些抱著一睹美國巨著目的的人們看得如癡如醉,進而購買了通靈者前幾部作品,乃至起點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其它小說,並且把它們介紹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和同學同事,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