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節 人生何處不狗血(1 / 3)

第一卷 三胞胎姐妹]第二九三節人生何處不狗血

------------

第二九三節人生何處不狗血

進了會議室,果然大家都等在那裏,總數不到20人,有一半是挖牆角挖來的其它廣告公司的精英,還有一半是準備自己培養的新畢業生,以目前的業務量來說,人員有些富餘,當然張子文的眼光遠不止此。

他做主把旗下的雲玄武館和天玄貿易全年的廣告策劃全部給了曉寒廣告,如果他願意,雲氏企業的廣告業務也可以輕而易舉拿到,所以曉寒廣告公司最不用擔心的就是沒有業務做,而是能不能做好的問題,張子文比較硬氣。

雲芊芊曾經跟他提過要把廣告業務給他,但是被他拒絕了,他自己公司的廣告業務已經足夠讓曉寒廣告達到積累經驗的目的了,至於今後,就要它參加自由競爭了,溫室是不能成就大企業的。

照例,發表了他簡短的新年致辭之後,離開了廣告公司。

最後一站才是武館,武館經營上的事情分屬於雲氏企業和他,而他這邊都交給了林若語,所以他就不插手了,相信以雲氏企業多年積累的企業運營經驗,肯定要比他這個半調子要好,他所關心的隻是他的學員和徒弟。

徒弟雖然目前還沒有,但是他在年前就已經確定了從學員中挑選親傳弟子的想法,這個時候去就是要告知一下具體的遴選標準和方式。

目前武館的學員總共有300多人,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抱著強身健體目的而來的都市白領,少部分是真正抱著學武目的來的小孩子,這其中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平均年齡在10歲左右,這部分約有近100人。

沒有包括隻辦理了健身中心會員卡的會員200多人以及攀岩俱樂部的100多人,所以現在他的麾下也算是兵強馬壯,尤其是清晨的時候由他帶領著進行環城跑,穿著統一的真武會功夫衫的300多人喊著一致的口號排著整齊的方陣在街頭奔跑,那場麵十分地震撼,聞者側目。

口號也是張子文定的,有兩句,一是“遵禮崇德,我武耀揚。”他本來想出來的是“我武威揚。”

林若語笑他這句口號像鏢行走鏢的,所以改成了“耀揚。”二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句,這幾條現在已經成為了真武會的會宗,一進真武會的大門必然先見到這一句。

林若語也曾問過他這樣在大街上喊口號尤其是這樣的口號是不是顯得狂妄了一點的問題,張子文搖了搖頭,答道:“學武者要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鋤強扶弱,見義勇為,分內之事,當仁不讓,無所謂狂妄不狂妄,我們正是需要這樣的精神,每天讓他們喊幾遍,是為了讓這些道理在他們心裏生根。”

一個簡單的道理,學武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尤其是高深的武學,年紀到了一定時候,學一些強身健體擒拿格鬥的簡單武術還可以,卻很難達到很高的程度。

真武會崇尚教授簡單實用的武術,有很多速成的法子,但是速成的法子是不能造就真武會萬世不敗的基業的,隻有培養出了真正的一批自己的高手,真武會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這個道理張子文自然深知,他所要做的就是挑出最好的苗子,文攻武教,樹立他們高尚的武德思想,教授他們高深的絕世武功。張子文的希望是能從這100多人中選出至少10個人來,傳承他真武的精神,發揚他真武的武術。

至於其他人,張子文另有考慮,論到實用的武術,莫過於軍體拳,這是經過了無數人經驗總結的心血結晶,本著拿來主義學以致用的精神,他準備聘請幾位部隊退伍的老兵回來教授軍體拳,當然如果能找到從特種部隊退伍的更好。

他已經在吩咐人物色這樣的人選了,到時候成年學員就由他們來教,最重要的是,這一條可以全國推廣,功夫好的退伍軍人要多少有多少,今後在其它城市開出武館的分館來,就不愁沒有人來教武術了。

方向既定,張子文躊躇滿誌,定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這一番事業不為錢不為利,隻為了心中夢想,以及發揚民族精神中尚武的傳統,隻為了在弱小遭到欺淩的時候能有一個血性的人挺身而出,能在無辜者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聽到一句“住手。”餘願足已。

張子文踏上演武廳的高台,台下是黑壓壓的300多人,他的左手邊和中間是成人學員,年紀都在18歲以上,而他的右手邊,坐著的是100多人的孩子。

這些人年齡不等,小至六七歲,大至十七八歲,稚氣未脫,但都嚴肅地坐在那裏等他講話,畢恭畢敬,張子文看著他們,眼光也變得熱切,明白這些人正是真武會未來的希望。

他掃視一圈,然後收回目光,以沉穩的聲音說道:“按照計劃,我們真武會年內要在全國開出至少五家分館來,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張子文問完他的話,眼睛掃視著人群,台下黑壓壓地鴉雀無聲,俱都齊刷刷地看著他。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在座的有300多人,這個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之中,就算300人的規模,年內如果再開出5家這樣規模的分館,我們真武會的師兄弟將達到1800-2000人,到了明年,這個人數可能要翻番。

再過一年,這個人數可能又要翻番,想象一下,有朝一日我們真武會的師兄弟遍天下的盛況,這樣的實力,在武館當中應該也是首屈一指的,我告訴各位,我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真武會打造成中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武館,我有這個信心,你們有嗎?”

底下是山呼海嘯一般的“有”的喊聲。

張子文很滿意這個效果,繼續說道:“我在這裏定一個規矩,今後我們真武會師兄弟座次的排定,不以入門先後來定,而以一個季度一次的比武來定,誰的功夫最好,誰就是大師兄,誰的功夫最差,誰就是小師弟。

我這裏一視同仁,不管你年齡大小,資格多老,必須按照這個規矩來辦,輸了的就要老老實實地叫師兄,如果有不服氣的,那好,給我回去苦練去,有本事的就把師兄的名頭搶去,告訴我,你們要做師兄還是師弟?”

“師兄。”底下一陣整齊的吼聲。

“好,有誌氣,不過限於年齡的原因,我會將你們分成兩組,就像現在坐的一樣,成年組和少年組,18周歲以上為成年組,18周歲以下為少年組,年滿18周歲以後自動進入成年組,以後這兩組互不統屬。

比武和排名都在各自的組裏有效。以後兩個組所教的功夫也不一樣,成年組將以軍體拳等簡單實用的武術為主,接下去就會有從部隊退役的老兵或者特種兵來教你們,我也會提煉出一套實用的拳術來傳授給你們。

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力,當然你們想要學高深的內功、太極拳以及雲手都可以,我一定不會藏私,不過你們已經錯過了打根基的年齡,學起來將會非常辛苦和困難,同時很難達到一定高度,另外,要學這些要求全勤。

成年組的都是有學業或者有工作的,沒有這個必要了,有個別特別想學的,可以單獨跟我說。少年組是我們真武會的未來和希望,我會從中挑選我的親傳弟子,我的要求十分嚴格,目前很多考察工作已經委托人在開展了。

挑選出來的人我會從頭開始傳他所有功夫,這些人成長起來以後,將是我們真武會真正的精華所在,你們要有為真武會奉獻一生的準備,要有把真武會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的思想,當然,一切出於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