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者,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
郎朗書聲中,芮弘方微微皺眉,眼前,是一臉微笑,跟隨幫眾,齊聲誦讀的苟楠。
這個副堂主,也忒不要臉了吧?
上次課堂上拂袖而去,他芮弘方可是得明明白白,若無求學之心,我芮弘方的課堂,可不歡迎!
隻是,他卻不知道,苟楠當時可是突然頓悟了大道,這才不敢有片刻逗留,急匆匆離開,而非對他的不尊重。
莫非?他幡然悔悟了?
罷,既然他有心求學,聖人雲,有教無類,他要來,便由他來吧!
再了,他也是這丐幫的副堂主,當場轟出去,也是大為不妥。
眼見苟楠此刻,乖巧得如同白兔,芮弘方心中的惱怒,也消去幾分。
可誰知,他心中惱怒剛消去幾分,苟楠便好像生怕他,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迫不及待的,又蹦躂了出來。
“芮先生,所謂君臣義,所指為何?”
芮弘方聞言,很是欣慰。
所謂知之者為知之,不知者為不知,苟楠當著這麼多幫眾的麵,也能不恥下問,絲毫不顧及自己,副堂主的身份,倒也算是,孺子可教。
隨即,手捋胡須,侃侃而談。
“君臣義,乃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相互之間,應遵守道義。”
“所謂君仁臣忠,便是君臣之義,故,君臣關係為道,仁、忠為德,唯有君臣之間,重情重義,團結一心,方能國泰民安,永享太平!”
芮弘方得興起,便要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好好為苟楠解釋一番,卻被苟楠舉手打斷。
“芮先生,若君不仁,則臣,當忠否?”
這一句話,算是點到了,芮弘方的痛處,頓時語塞。
然,猶豫片刻,芮弘方再次昂首挺胸,一臉浩然之氣,語氣凝重道:“縱使君不仁,為臣,亦當忠!”
聞聽此言,苟楠眼露失望之色,無怪乎,芮弘方經緯地之才,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
愚忠,這是當權者,最喜聞樂見之事。
於是,無數帝王,紛紛宣揚忠誠之美,刻意將無數愚忠之士,作為美談,流傳民間。
甚至更有些,所謂的鴻儒之士,歪曲聖人之意,以文為劍,字字誅心,將“忠”這一美德曲解,誘導民眾,愚昧忠誠。
殊不知,就連聖人都曾過,君不仁,臣不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當如寇仇!
就如這,視萬物為芻狗,萬物,又該視這,為何物?
這個芮弘方,怕是受酸儒之氣腐蝕,深入骨髓了。
苟楠心中暗歎,霍然起身,郎朗有詞:“芮先生,此言差矣,若君不仁而臣當忠,則芮先生又何必流落至此,做這丐幫的教書先生?”
“就算你不死諫一番,以證自己清白,再不濟,也當遵從皇命,前往塞外,自行流放才是!”
“如今,你在我丐幫,便是逆了皇命,便是不忠,試問,既做出此等不忠之事,又為何,還要鼓吹愚忠之言?”
一語驚醒夢中人,芮弘方氣勢頓消。
其實,他也想過死諫,奈何人微言輕,他連大夏朝皇帝的麵都見不到,又何來,死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