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上到一半有個折,是全折,也就是要拐一百八十度的彎。從這裏往上的樓梯不再上空到頂,樓梯上麵有二層偏房的木板底。樓梯上抬手幾乎都可以摸到那些寬木條鋪成的層麵。折處是在後牆角,這裏的轉折平台是架在後牆和山牆上的。
折過彎來,魯天柳踩上了第一節梯階,第二節梯階,第三節梯階,她的樣子依舊像是在往下走,琵琶的弦音也在繼續。所不同的是在第三節的時候,弦音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聲崩簧的彈出聲。
第一節梯階的階麵沒有變化,第二節也沒有……所有的階麵都沒有變化。梯階麵板沒問題,可是四、五、六、七、八這五級梯階的撐板卻瞬間全都打開。
五排,每排五杆梨花槍迎麵刺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一般人沒法躲過。隻有兩種人,對這有防備的技擊高手和沒防備的輕功奇人,他們可以在瞬間往上躍起或者後縱退讓躲開。
是的,這兩種人理論上可以躲開。而實際上就算是絕頂高手都不大容易,因為這裏往上和往後有頂有牆。頂和牆斷絕了可躲避的空間。
雖然隻要有一點間隙,就可以給踩坎的人一些生存可能,雖然踩這樣坎麵的一般不會是無能之輩,他們都具備利用一切機會逃生的能力。但實際的情況告訴我們,在這裏,躲避的空間已經不是可談論的話題,因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空間。
撐板打開的同時,頭頂的寬板條也打開了,五排同樣的梨花槍刺下。背後的山牆上青磚也洞開,同樣的五排梨花槍刺出。
這時隻有往旁邊躍出才能躲過被槍林刺穿的結局。而往旁邊躍出是高手正常反應不會使出的招式。更何況旁邊的一側是後牆,沒有出路。唯一的出路是躍向下麵那半層樓梯。這樣的出路有道樓梯欄杆阻擋,這就要求逃生的人既要橫向躍出又要同時跨過扶手的高度。這身手速度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沒有。
坎麵兒是個精絕的老坎麵,叫做“匣中刺”。就是利用特定的位置和環境,將人如同關在一個匣子中刺死。唐武周時,太平公主隱藏私密的“侍佛樓”就布置有這樣的機關坎麵。
《大周公主續記》記載:暗建侍佛樓,皆密,無可上,梯上具匣中刺。
在這老坎麵中逃過性命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在宋代,是個鑽天飛賊,他不但輕功路子別辟奇徑,而且還會瞬間縮骨,坎麵動時,他是身體快速側向撲出,從樓梯欄杆的縫隙中鑽出,逃過三麵刺。還有一個是在元代,是個橫練功夫極好的矮子,踹碎樓梯的木麵掉到樓下,他躲過三麵刺的方法是打破匣子。
因此,從有這老坎麵起到現在,這坎麵的扣子隻改動過兩次。一次是將側麵樓梯的最上三層改作“翻板百刃坑”或者“虎齒陷夾”,因為考慮到有人能鑽過欄杆,就有人可以越過或者撞斷欄杆,所以最好的法子是讓側向逃脫的落腳點也變成死扣。還有一次是將樓梯木麵的轉折處改為鋼麵或者將木板麵格檔做成“鋒口豆腐格”,讓有能力砸碎匣子往下逃的人絕了指望。
邁著怪步子的魯天柳如何才能躲過這可怕的坎麵呢?讓琵琶琴音帶動著有些失魂的她能否成為逃過這坎麵的第三人?將名副其實的工匠手藝和半調子技擊功夫彙集於一身的姑娘家,真的能在已經改良得無縫可鑽的匣子和必死的刺殺中創造出個江湖神話嗎?
不能,肯定不能。這樣的匣子別說是她這麼個姑娘家,就算是九天仙女也未必躲得過。
那麼魯天柳就必死無疑了?也不是,她不但沒死,她連汗毛都沒斷一根。
因為她根本就沒陷在坎麵中,因為她從來就沒到匣子中去。
簡單的擦拭掃洗不是魯家**之力的“辟塵”,那隻是打掃。“辟塵”是**之力中唯一需要練習輕身功夫的,“辟塵”所謂的“塵”首先是指犄角旮旯,花格縫隙裏的塵垢,還有就是躲藏在陰槽暗格、封孔背陽等地方的一些惡破和穢毒,這些東西有故意設下的咒蠱降頭,也有無意間遺落的釘頭木刺和一些汙印劃痕,再有就是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髒東西。本來“辟塵”一工要壯年男性才可勝任的,可柳兒偏偏要學此工。而且魯承宗拜訪了幾位半仙高人,他們一番推算後都說柳兒操此工猶勝陽剛男兒。
魯天柳為什麼必須聚氣凝神,那三覺才可以發現到一些東西?不聚氣凝神也可以發現,不但她能發現,好多人都可以發現。那發現的狀態叫被迷,也叫失魂。因為發現後你就無法控製自己,而被那發現到的東西控製。柳兒的聚氣凝神是為了能做到汙不入心、穢不入神。能做到這點的人又怎麼可能被一聲單調的弦音所迷。
魯天柳疲趿的步法是為了迷惑二層彈琵琶的主兒,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需要這麼走,這樣的步法可以探到機關坎麵,步子的沉重可以震動消息使弦扳脫扣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