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九宮啟(3 / 3)

“呆了你吧,這裏相格人會隻做個‘悶口’,那人丟得勒還不如扇自家耳光哉戴菜壇子遊街勒。”魯天柳邊說邊斜了五候一眼。

“那、那……”鄭五候那了兩聲沒了後音兒。

魯承宗回過頭來,望著秦先生開口問道:“先生覺得會是個什麼格?”

秦先生笑了:“當家的明明曉得的,卻還要嗯吾開口話出來。這樣的長方形狀上下走向,活杠應該橫中間。嗯吾覺得應該是九宮格。是啥格門吾就不曉得了”

這五人之中,除了魯天柳,秦先生也是說的吳語,另三人倒都是正宗的北腔,但他們之間的交流卻沒有一點障礙。相互之間至少應該是聽得懂的。

“五珠掛九宮,伊是‘懸珠九宮門’!”秦先生的話提醒了魯天柳,她快口脆語脫口而出。

魯承宗微微一笑,看著柳兒的雙眼中滿是憐愛。

魯聯伸手從背筐中抽出一把砍刀,一把烏青厚背砍刀,沒刀鞘,刀刃處有兩指寬的軟魚皮護套保護,砍刀的刀身不算小,厚實沉重,而柄前的護擋卻不大,刀柄也很短,刀柄尾部是個滑溜的圓銅球。

他單手將砍刀翻轉上提,捏住刀背,用刀柄半圓頭往門的左上角敲去。

“慢些哉!”秦先生製止了他,“莫急、莫急。這格順序一錯,珠落弦亂,這格門就打不開哉,那就真成格‘悶口’哉。”

“對格呀,先生,兩、四為肩,然後落上九,掛三、七,一六八為落槽,中五閑格。”魯天柳對九宮門的開啟路數的確很熟悉。

“那格是木板門,這格是鐵板門。”秦先生說完這話又深深吸了口氣。

“金、木倒行。先動下一,然後八、六足。”魯承宗開口了,他要沒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是不會做出決定的。此時之所以能直接將解扣的步驟說出,是因為他年邁的記憶裏有一部古籍。

漢代徐嶽《術數記遺》有雲:“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

魯聯又望了秦先生一眼,見他沒再說話,就將刀柄便往下一落。這第一下輕輕敲在門下方的中間,然後是右下角、左下角。

大家都屏住呼吸,盯住這門有什麼反應。眼睛看不到什麼,耳中卻聽到有東西滾動的聲音。聲音漸漸變大,好像是滾動的東西在變多。

那些聲音突然嘎然而止,再沒一絲聲息。

“伊齊動五位閑格的七、三方向。”秦先生說道。

魯承宗從木箱中拿出一把寬刃木刻刀,與魯聯點頭會意了一下,木刻刀和砍刀柄同時落在五位在七、三方向的外邊上。

滾動的聲音始終沒再出現,卻傳來了物件兒的滑動聲。門外幾個人都熟悉這滑動聲,這是門柵杠在移動,咯噔聲傳來,門柵杠到位了。

門無聲地轉開,沒要外麵的人推,而且開得很徹底,一直轉到貼住牆,到了沒法再打開的位置。

門裏是一條不長的過道,準確說應該是一道雨簷。這雨簷到左麵樓廳的前廊就結束。但這和前廊銜接的地方,也是拐彎往花房去的巷口。而在前廊的花格子柵欄外麵有座一人多高的劍形假山石。

這樣布置倒是很合吉相風水。後門進去肯定是後宅院,一般後院不做十字叉口,這樣會衝了正房局相,所以這裏的岔口隻分了三條道。而前廊外的劍形假山石,斜鋒正對著後門口,可以用來鎮住後門處的陰穢。

魯聯首當其衝走在第一個,但步子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很小心。他邊走邊褪掉砍刀刃口上魚皮護套的黃銅鷹嘴搭扣,取下護套。這下砍刀刃口鋒芒盡露,一道青光閃爍流溢。魯聯左手再一晃,二指寬的軟護套便裹在了左手手腕上。

魯聯握刀的手勢很特別,不是一把整個死死抓住刀柄,而是後三指握住刀柄,拇指和和食指曲八字狀捏住護擋。由於刀柄很短,這樣握才剛好全部握住。可他這樣的握法絕不是為了遷就過短的刀柄,是因為這樣可以方便地伸直捏護擋的曲八字,讓手掌剛好滑過柄尾的圓銅球。他會使立手刀和垂手刀互換的春秋刀法,這樣的握法可以讓他在對敵中瞬間隨意變換立、垂兩種刀法。

在船上的時候就可以看出魯聯的鬥誌很是旺盛,此時握刀在手更顯得神采飛揚。這個當年的鐵血刀客,他手中的刀已經二十多年沒喂過血了。所以他的眼睛如同那刀的刃口一樣,閃爍流溢著縷縷青光,誰都能看出他的眼光中在渴望什麼。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魯班的詛咒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