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一樣的德性(1 / 2)

“就是大批量地進入市場,”孫大海把兩種金條推到秦海麵前,拍著圓滾滾的肚子說道:“我懷疑這是有人要變現,隻聽說過熱錢湧進古董市場的,這實物湧入,少見。”

孫大海說以前炒熱古董的時候,曾經有大量民間瓷器闖入市場,那市場上火熱的是什麼,是高端瓷器和古瓷器,民間瓷器工藝較粗,那得沙淘金,從挑到精品。

“官窯有官樣,民窯有民樣,這是規矩,可這次這麼多金條進入市場,這兩天就換走了不少錢,秦海,我怎麼覺得不太對勁?”孫大海在古玩市場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老油條了。

秦海看著麵前的兩種金條,這金條以條狀物出現是在民國,民在民間被稱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又叫廠條。

這些金條上麵都帶鋼戳,備注著成色、重量和用編號,當初大批量發行,總共生產了一百多萬條,這些金條有很大一部分在戰爭被帶去了某島。

還有大的一部分在民間流傳,那大黃魚一根十兩,後來又有一根一兩的小黃魚,小黃魚之所以應運而生,主要還是大黃魚太貴,一根十兩,消費的人有限。

為了滿足更多人,才推出小號的金條。

孫大海說道:”大黃魚兩多重,小黃魚是大黃魚的十分之一重,我剛才稱過了,沒得差,在以前,這些都是搶手貨,這往外撒貨的人肯定是以前囤了不少量,最近急缺錢。“

”所以大批量地放出來囤錢?“秦海說道:”要是全部出手,能買幾個院子了。“

孫大海直點頭,說其實他們已經有了頭緒,圈子裏有個叫金大寶的,就收藏金條、金葉子,就連姓也是金。

這名字就挺逗,秦海本想幽默一把,問怎麼不叫金大福,想想又覺得沒趣,純屬冷幽默。

孫大海說要比這大黃魚、小黃魚的囤貨能力,除了金大寶,想不到第二個人,他就起身去打了幾個電話,是打給駱家園那邊的同行,除了江北的古玩市場,駱家園也流入不少。

孫大海這一打聽,還真是金大寶在往外散黃魚,據說這家夥投資失敗,所以不得不處理手上的黃魚,秦海一聽著急了,這麼大的好事都往大的古玩市場跑!

他的玄真閣藏在巷子裏,這種好事就撈不著了,看他歎氣,孫大海笑了:“小子,你以為古玩市場的租金這麼貴,為什麼空一間馬上就少一間,這市場就是一個城市的玩化對外的招牌,好多外地遊客來的第一站都是這裏,為啥,名氣大唄。”

這話所言不虛,就像駱家園,能成為撿漏聖地,那是多年積累下來的,而他的玄真閣現在靠的是穩定的回頭客和口碑相傳。

孫大海說話實在,說秦海既然選擇那宅院開古董店,就得接受這種落差,兩頭都占的好事那是沒有的,秦海把弄著手上的大小黃魚,隻能望而興歎。

不過他來的目的還是看那片金葉子,順便問了孫大海他兒子的事,孫大海說最近孩子好得很,也不怎麼生病了,之前沒少折騰他媽和奶奶,現在好得很。

秦海心裏有數,這童子命化解後就是貴命,接下來肯定順風順水,孫大海看秦海心事重重,便說道:“老弟,是不是又有什麼煩心事,說給三哥聽聽,看能不能替你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