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線索的收集(中)(2 / 2)

杜蘅見老皇帝來了,忽然匍匐跪地,額頭都緊緊的貼在地麵上。

“愛卿奉朕旨意探查寶郡王死因,何罪之有?”老皇帝蹙眉,不答反問。

“臣在寶郡王身上發現了異處,但是這僅是臣之猜測,臣鬥膽請求陛下允許臣對寶郡王遺體,破屍取證!”

最後四個字,杜蘅是一字一頓的說出的。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字字如重錘般砸在了老皇帝的心上。

“什麼?!杜蘅,你大膽!”

這是個重奉鬼神之說的時代,破損屍身是對死者的大不敬行為,律法上都標明損害屍身著要處以極刑。這個時代的人,上至皇帝,下至罪犯,除了叛國等罪大惡極之人才有可能被判死後鞭屍,如此情況下,杜蘅竟然要求老皇帝允許他對寶郡王的屍身動刀子……這樣的要求實在是無禮至極,讓老皇帝如何能夠不動怒。

“陛下,臣罪該萬死!但是,倘若陛下想要查明寶郡王殿下死亡真相,就請允了臣的請托吧!”

雖然老皇帝的雷霆之怒,杜蘅自覺無力承擔。但是,因為他天生的正義感過盛,麵對案件追根究底查明真相的執著,讓他無法退讓。

“你!”

老皇帝猛然高高的抬起右手,杜蘅感覺到了皇帝周身密布的強烈殺意,挺起身,卻也死死地閉上了眼睛,一副欲要慷慨赴死的義舉狀。

看他這副模樣,老皇帝高抬的右手緩緩握拳,放了下來,置於身側,死死地握緊。

杜蘅是直臣,是忠臣!他剛正不阿,為了他自身的信仰而寧死不屈。可是,過剛易折啊……他這認死理的性格,是讓老皇帝又愛又氣。因為他這種剛強果敢的性格和不畏強權敢於赴死的勇氣,他得罪了朝中半數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權貴重臣。每日彈劾他的折子都在皇帝的禦案上堆了一小摞,杜蘅他為官清廉明察秋毫時常立下大功,可是他過於耿直不通人情也常是受人陷害,如若不是老皇帝對他極其重視,還派了大內高手和暗衛明暗兩處相護,這杜蘅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他一個月受到暗殺的次數,可是朝中所有大臣們一年被暗殺次數的總和還多!

想到這些,老皇帝周身外溢的殺意驟然收回,幽深猶如古井般的眸子裏滿是無奈。

感覺到來自老皇帝的殺意消失之後,杜蘅這才偷偷鬆了一口氣,緩緩的睜開了眼睛,但是他並不敢抬頭看老皇帝,而是對著老皇帝又是重重一叩首。

“謝陛下,不殺之恩。”

“你這顆腦袋隻是暫時的寄放在你的脖子上的,倘若你無法查清殺害寶郡王的真凶,那麼,朕就要治你一個不尊死者的大罪!”

最終,老皇帝還是吐口了。當然,他是在杜蘅指出了對寶郡王身上那點紅色印跡,以及他的猜測之後才吐口的。

聽了杜蘅的猜測及幾點假設,老皇帝也發覺了其中的事關重大。這件事情的真相為何,公布公開講不講實話在於老皇帝的決定,但是事實的真相老皇帝必須知道!因為,倘若真如杜蘅所假設的那般,那麼這個真相,真是太可怕了,讓老皇帝幾乎都接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