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情事(上)(2 / 2)

“如果本宮猜得沒錯的話,這塊玉佩便是太子殿下心心念念的伍家軍統領兵符,也是已故的伍大將軍留給梅妃娘娘號令伍家軍的信物。你一定找瘋了吧,不過你絕對沒想到它會在本宮的手中,對嗎?”

起初,柳靜珞怎麼也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東方語洬那個時候要破壞她的計劃,去伏擊趁著夜色潛進城往相府運送彭尚書通敵賣國罪證的君佩欽,還將與自己是同一條船上的君佩欽打成重傷,甚至是內傷。而後他卻又把從君佩欽手上搶走的那些有關於彭尚書通敵賣國的罪證,交給了正被老皇帝幽禁在王府中的肅王爺東方戰野。而且還不是光明正大的交付,而是暗中秘密派人不露痕跡的送上。

這是什麼年代啊,哪兒還有什麼做好人好事不留姓名不求回報的雷鋒同誌讓他崇拜模仿啊。更何況,在現代雷鋒早就光榮犧牲了,雷鋒精神也不可能跟著她轉生到這個時代,這個架空的曆史中來的!就算再過個幾千年,這個天朝也不一定會有雷鋒誕生,就算同名同姓,也不一定會是那個被毛-主-席讚譽的那個雷鋒的!

柳靜珞對東方語洬的這一做法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後來蟬兒從肅王府回來的時候,告訴柳靜珞,她不小心偷聽到的一段話,一段梅妃娘娘責罵東方戰野的話。

這段話讓柳靜珞頓時明白了東方語洬那樣做的“良苦用心”。

原來,這塊玉佩是伍家家傳寶物!

柳靜珞原先隻是知道伍大將軍把這玉佩留給梅妃娘娘,是讓梅妃娘娘可以憑借這塊玉佩號令伍家軍十萬兵馬,以起到維護自身安全的目的。後來梅妃娘娘生了東方戰野之後,在後宮之中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勢力。她便又將這塊玉佩傳給了東方戰野,在東方戰野第一次奔赴沙場的時候,這塊玉佩幫他召集了十萬伍家軍,而且個個驍勇善戰,為他的功勳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柳靜珞卻不知道,這塊玉佩真正的身份是伍家軍的兵符!

兵符的作用可就不隻是號令十萬伍家軍那麼簡單的了。

原來先帝時期,整個天朝七十萬兵馬裏,伍家就占了三十萬,而君佩欽的恩師張良老將軍占了二十萬,還有二十萬是各個藩王諸侯王和將軍手下分管的。雖然到了老皇帝這兒一代,伍大將軍因病亡故,而張良老將軍又被以叛國重罪處死後,老皇帝陛下對所有的軍隊兵馬做了徹底的調整,使得伍家軍隻剩下了十萬人由東方戰野管製,二十萬由各個藩王諸侯王和將軍管製,其餘四十萬人全都被老皇帝掌握在了自己的手掌心兒裏。可是,老皇帝不知道的卻是,但凡是伍家軍出身的兵勇,無論被分配到了哪裏,無論被誰掌控在了手心兒裏,他們的心裏自己仍然是伍家軍,是伍大將軍家——也就是梅妃娘娘的兵,是她家的仆人,那枚玉佩就是聯係他們和伍家軍的信物!

說句不好聽的,老皇帝大概到死都不會想到,如果他和梅妃娘娘產生了分歧兵戎想見,那麼擁有這枚玉佩的梅妃娘娘的命令,可是要比老皇帝的皇命更有作用。因為效忠這塊玉佩的人,要遠遠比老皇帝多!要知道,現在的朝中絕大部分武將都是出身於伍家軍,而他們所帶的兵自然也是效忠於伍家軍的兵符的。其實造成現如今這個局麵的不是別人,罪魁禍首正是老皇帝自己個兒。當初他因為忌憚張良老將軍的威名,生怕他功高震主,所以栽贓陷害張良老將軍叛逆謀反,致使張良老將軍被滅族,而張良老將軍一族的優秀子弟,門下愛徒除卻君佩欽無一幸免。缺損了這麼多優秀將領,自然是需要補缺了。於是乎,老皇帝就從自己的老嶽父,也就是一直老實巴交不吭不響的老國丈伍大將軍部下提拔將領,致使伍家軍充盈朝堂,造成了現在這種局麵。

柳靜珞想通了這一點,保守的估計了一下,目前單就這塊玉佩可以調動的兵馬約有四十七八萬,將近五十萬的兵力了!若是誰人手上持有這塊玉佩,預計是想坐龍椅當皇帝一統江山都不成問題的。

所以,東方語洬伏擊君佩欽,卻將奪來的罪證交給東方戰野,實際上是想讓東方戰野以此邀功重返朝堂,而後他再施計讓老皇帝覺察到這塊玉佩的作用,製造個混亂給東方戰野冠上叛逆謀反的重罪。又或者唆使東方戰野謀朝篡位,他再將老皇帝弄死,將罪責加到東方戰野之身,而後他名正言順的繼位……

東方語洬的用心此時已經是昭然若揭了,可是柳靜珞不明白的是:就連東方語洬都知道了這玉佩的作用,那麼東方戰野就更應該一清二楚了,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塊玉佩代表著什麼,意味著什麼。當初東方戰野拿這塊玉佩來相府下聘做定,柳靜珞可以理解為是東方戰野重視她的表現。可是為什麼自己都已經拿這塊玉佩請東方戰野還朝,將玉佩歸還給他了,東方戰野卻在還朝被自己利用過之後,卻仍然將這塊玉佩送回到了她的手上?是愛傻了嗎?愛的不管不顧,甚至將這天朝的天下都拱手相讓,任她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