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堂之爭(1 / 2)

看到此人,皇後怒火中燒,但表麵上還是控製住了自己的表情:“那郭愛卿有何意見?”

郭槐維雖然年歲已長,但是明顯是腦子不怎麼夠用,要不是累累軍功再加上聖恩眷顧,在這朝堂的勾心鬥角之下不知要死多少次了。

看到皇後問他,郭不假思索的說到:“臣認為端親王(大皇子)熟練政務,曾多次得到先帝讚賞不如暫時讓他代理朝政。“聽完他的這一席話,滿朝文武都不知如何接話,因為誰也沒想到他會直接把大皇子抬出來。

旁邊大皇子聽了之後一頭黑線,這個大老粗,此時直接點我名字,不是叫我在這朝堂之上成為眾矢之的。但是此時滿朝文武以及皇後的目光都看向了他這裏,即使心裏一陣咒怨,也不得不出來與其撇清關係:“郭尚書此言誅心,我不過是承蒙先帝不棄,幫著做了幾件雜事。代理政務一事,我萬萬不敢。像這樣的話以後不可再說。”

看到大皇子率先出來指責郭槐維,其他本來支持太子的人也跟著紛紛附和指責,越鬧越凶,甚至有人說出了他用心不正,擾亂理法。

這下輪到郭槐維傻眼了,心裏想:不是你叫我來朝堂上阻止太子登基嗎?在傻眼的同時心裏甚至有一點委屈,我好心幫你,你還帶頭懟我。

是的,今天郭槐維主動當這個出頭鳥確實是大皇子安排的,但是大皇子本意隻是叫他提出質疑。到時候引起話題,然後由滿朝文武討論。

隻要有人一個人不經意間提出大皇子,然後再順勢引導,到時候大家一定覺得他更適合這時候代理政務。到時候他就名正言順的拿到了大權,太子還有什麼翻身的機會。千算萬算,他也沒有想到這個大老粗一句不經腦子的話,直接打亂了他全部的計劃。

“郭尚書這說的是什麼話,太子年幼怎麼了,年幼就不可以學習政務了嗎?你是看不起我們這些老頭子嗎?”之前都是紛紛的小聲指責,現在吳太傅突然高聲對著郭槐維質問起來。

吳太傅話音剛剛落畢,王相也站了出來:“太傅說的極是,有我們這些老頭子幫助教導,太子機敏,相信很快就可以熟練政務,當好這一國之君。”

其他人看到這種場麵,紛紛表示附議。

皇後看到此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麵真是意想不到的驚喜,本以為的一場風暴居然沒有發生。便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那麼禮部就挑個良辰吉日,籌備太子登基。”禮部尚書褚聞禮出來應道:“臣接旨。”

然後皇後自然也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搗亂的郭槐維:“郭尚書年紀已經高了,想的事情不太周到。不如早點退休吧。”

郭槐維一聽,胡子滄桑的臉上開始顫抖,眼淚從眼角流了出來,瞬時趴在了地上,連連叩首:“皇後是臣老糊塗啊,放過老臣吧。”

皇後自然是懶得理他,遂宣布了退朝。

在這場朝堂的爭論之中,裴永甚至都沒有說話,也沒有出麵,但是卻悄無聲息的解決這一切。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