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最忌貪功冒進,你剛學完聲律對韻,好好研習《孝經》才是。”
也不好語氣太重,盛紘輕飄飄一句勸導,盛長楓和盛墨蘭兩個大紅臉。
盛墨蘭這會也小,挨不住這害臊,悶著頭,欠身行禮,“謹記爹爹訓言。”
既如此,其餘三個姐兒也不好再留,一齊行禮告退。
屋內一下安靜,氣氛有些微妙的緊張。
“柏兒,你先來吧。”
葉提還在,盛紘雖有些偏向盛長楓,麵上卻不能這麼表露。
“是,父親。”
盛長柏將自己帶來的字鋪開,恭敬地請盛紘檢查。
宋代書法雖‘尚意’,重行草書,但常規學子書法起步大多還是臨摹顏真卿的書帖碑文,例如比較出名的《顏勤禮碑》,實際,初學者大多是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東方朔碑》這樣的大楷。
盛長柏長於葉提,已過了啟蒙階段,按理是進入第三階段,學習小楷,他卻是依舊在打磨中楷,臨摹《虞恭公碑》。
“不錯,用筆再多下些功夫。”
盛紘很滿意。
嫡長子一直如此,很少讓他操心。
“謹記父親教誨。”
盛長柏作揖,上前收好字帖,讓於一旁。
接下來,就是葉提。
看完盛長柏守拙渾厚的字,他真是硬著頭皮將自己帶來的紙張鋪開。
盛紘一眼瞧去,一腦門官司。
非要說多差,也不至於;但這整體結構…著實不行。
這大概是葉提與原身唯一的共同點。
盛紘冷哼一聲,“拿走,以後每日練兩篇《東方朔碑》,送於我查。”
葉提一怔,有點傻眼。
照原身的記憶,以往便宜舅舅是對原身時有指點,卻不至到這個地步。
他嚴重懷疑便宜舅舅在‘公報私仇’。
他都是十二歲了,《東方朔碑》是大楷,全篇三十六行,一行三十字,共一千零八十字。
這不是他原世小學對著書法本子填墨,胡甩幾筆就可以,千字大楷,還兩篇,怕是一個上午的時間都要磨掉。
“怎麼?要不五篇?”盛紘難得見外甥這樣愣住,半揶揄地佯怒道。
葉提反應過來,立馬將自己的字收起,正色道,“大可不必,舅舅,外甥定準時將兩篇大字送於舅舅檢閱。”
藏不住的緊張與葉提那繃著的臉讓剛剛羞臊的盛長楓偷偷笑了笑,可書法考較後,就是學問考較,他便笑不出來。
葉提要考九經科,在盛家也不算新聞,九經科解試和省試的題型和題量一樣,一為帖書,即填空題,一百二十帖;二為對墨義,即問答題,六十條。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何解?”
“龍飛上高空,象征德高勢隆的大人物(君子)會有所作為。”
盛紘問了葉提的學習進度,著重《周易》的對墨義問了些,葉提自是對答如流,各類注疏解義信手拈來。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何解?”
“…”
相較之下,結結巴巴回答《論語》的盛長楓,差距甚遠。
“皆有不足,再多努力。”
盛紘給了三人各一個評語,做了個總結,此次考學結束。
……
林小娘房間
從上次盛紘在林棲閣出來,林小娘一次沒見過盛紘,是以隻要有關盛紘的消息,林小娘費再大勁也要得到。
今日考學,自己兩個孩子自然是信息收集渠道。
先前盛墨蘭回來,轉述一番,被罵了一通;這會兒,盛長楓回來,都不用問,僅看兒子的臉色,林小娘也能猜個大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