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金二哥的親生母親把錢收下以後,人轉眼消失得無影無蹤,隻留下才三歲多一點的金二哥。
金衛國等了好幾天,也沒有把金二哥的親生母親等回來。
金衛國想要把金二哥交給他家親戚撫養,這些親戚一聽沒有撫恤金,紛紛表示養不了。
歸隊時間耽誤不得,金衛國沒有辦法,隻好把金二哥帶回部隊。
那段時間正是戰事吃緊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有時間照顧孩子,金衛國便托因傷退伍的戰友幫忙把金二哥送到金家。
這位戰友沒有把話說清楚,周烈英曾一度認為,金二哥是金衛國在外麵和別的女人生的孩子。
雖然周烈英本性善良,不曾短金二哥的吃喝,但是對金二哥的態度著實算不上好。
等到了結婚的年紀,周烈英直接從逃荒到這邊的人當中,給他找了一個媳婦。
盡管金二嫂的品性還算不錯,但是周烈英對金二哥的婚事不上心也是事實。
直到後來金衛國退伍回家,兩人這才算把誤會解開了。
隻是這麼多年過來,周烈英和金二哥之間的相處模式已經形成了,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金建文從小體弱多病,由家裏出錢給金建文看病,周烈英沒有意見,畢竟這是一家人應該做的。
然而,讓她把好東西給二房的人吃,周烈英心裏怎麼想,怎麼感覺不那麼得勁。
金雲暖多少察覺到周烈英心裏的想法,於是說:“娘,我問你,建文之所以體弱多病,是不是因為身體的免疫力不高?”
周烈英點頭。
金雲暖繼續問:“想要提高身體免疫力,是不是得補充營養?”
“是這麼一回事兒沒錯,但是咱們一大家子人,總不能因為建文的身體不好,就把好東西都給他吃呀!”周烈英反駁道。
把好東西給金雲暖吃,那是她心甘情願。
況且,鬧饑荒那年,金雲暖在一個山洞裏找到了許多陳糧,不僅救了金家人的命,還救了紅岩大隊許多人家的命。
救命之恩大於天,金雲暖的幾個哥哥即便再眼紅,也不敢說一句不是。
金建文沒為金家做過任何突出貢獻,又何德何能享受到和金雲暖一樣的待遇。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道理自古有之,金雲暖也明白。
金雲暖說:“你如果把好東西全部給建文吃,別說我那幾個哥哥不樂意了,我也不樂意。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建文是憑借自己的勞動換取到的獎勵,即便幾個哥哥知道,也挑不出來理。”
“而且,這筆買賣不虧。你看,我給你算一下賬,建文每天吃一顆雞蛋等於補充營養,補充了營養等於提高了免疫力,提高了免疫力就等於少生病,少生病等於少花錢,省下來的看病錢能買多少雞蛋呢。”
“與此同時,建設還跟著建文學到了知識。要是建設再努努力,把初中畢業證拿下來,以後找工作學曆上也能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