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隔窗有眼(1 / 3)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隔窗有眼

眼見著守在身邊的寶物被盜,劉老大那個心疼呀,他罵老婆夜裏睡的象死豬。馬秀雲也在包委屈:“看你,和你就沒過過安定日子,有了錢去賭。沒錢騙。住自己的房還不敢出門,象做賊似的。皮箱丟了,不是找回來了嗎,裏邊一件衣服也沒丟,你還叫什麼?”

“叫什麼,你知道個屁!”

隨後,劉老大來到外麵,他想給馬德華打電話,然後再給李振興打電話。但想想他又放下了,他想,也許是這兩個人合夥來偷他的寶物呢,那個李振興以前是偷車的高手,能不能?但又一想不可能,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再說那個李振興即使偷去也不知到哪去賣呀,他對古董根本就一竅不通。還有那個思想單純的馬德華也不能。即使是他們,誰能承認,認倒黴吧。

那麼,除了他們還有誰呢?侯敬安,他明明被殺死在墓中了,難道說沒有死?要不就是南梁盜竊的高手?總之他想不出是誰。

幾天後,他來到省城,用路邊的公用電話給李振興打電話,試探一下,發現李振興這幾天一直在家中,哪地沒有去。他想了想讓他再等幾天到東山探探風。幾天之後,李振興到東山,得現公安正在調查楊樹園子古墓案,並發現馬德華去省城,在省城被跟蹤的事,他們認為公安如果抓到馬德華,他們倆也會被咬出來,於是便精心策劃了那次謀殺。

得到李振興電話說馬德華已死,他放心了。但近兩天也沒有敢外出,今天早晨乘天下著雨到商場買點食品等,沒曾想卻被追尋他多日的東山警察抓獲。

“這麼說,你前些日子盜竊楊樹園子古墓的古物除了那個麵具被盜外,其他物品全在家中。”張劍鋒問。

“是的。”

就在這時,張劍鋒的手機響了,是孫少林打來的:“報告隊長,在南梁城劉老大的住宅廚房內的灶台下的櫃中,查到一批剛出土的文物。”

“那就是他們盜竊楊樹園古墓中的文物。”

“我們知道了,現在正對他老婆馬秀雲進行訊問。”

原來在張劍鋒抓到劉老大之後,他便給孫少林打電話,孫少林和荊雷,還有邱所長參加他們去劉老大的住處進行搜查。經搜查在劉老大家的廚房灶台下的櫃中,搜出了他在楊樹園子古墓盜竊的陶器,還有一個銅香爐、一個紅銅的老燈具和一個銅壺,還有象玉片一樣的東西,還有一枚銅鏡,一個小銅碗。邱所長看著這些文物感慨地說:“這些都是國家珍貴的文物呀!”

在劉家的車庫,孫少林和荊雷也發現一些古物,多是些小物件和一些陶瓷器,經邱所長觀看,夠成文物的極少,而且大多數是贗品。看來,這就是劉老大在東山開古玩店沒有賣出去的亂貨。

放下電話後,張劍鋒繼續對劉老大進行訊問。

“這麼說,你懷疑是馬德華和李振興合夥盜竊了那個麵具了?”

“開始是,後來認定不是。”

“劉瑞岩,你可要說實話。那個麵具真的被盜了嗎?”

“警官,我不敢說假話。我連殺人都承認了,還不敢擔當那個麵具嗎。這個麵具的的確被盜了。”

沉默了一會,張劍鋒繼續對他進行訊問。

“你說你盜墓得了這個麵具,隻有馬德華和李振興知道,還有死去的侯敬安知道。別人沒有知道的了?”

“是的。連我老婆都不知道。”

“這幾天你拿出來看過嗎?”

“看過幾次,一是我老婆不在家時,我看過兩次。另外有一天夜裏我老婆睡著了,我打開皮箱拿出來看看。而且我住的南臥室南邊的窗戶還掛著窗簾,即使有人爬上二樓,也是看不到的。”

“我再問你,自你逃到南梁後,都與誰接觸過,包括你的好朋友。”

“隻有馬德華和李振興,為了防備萬一,我一直沒有讓他們來過我的家,而對他們謊稱家住在大連呢。約他們見麵或聚齊,在銀崗一次,在新原一次,還有我記不清了。他們一直認為我的家在大連,與他們見麵的地點是我隨時找的呢。他們誰也不知道我現在住的地方。”

“在你倒動古玩的圈子裏,你與誰的關係最好?”

“這怎麼說呢?在銀崗有兩位,一是博古軒的老板程慶南,一是經常在公園外廣場擺地攤的沈雲良。在東山也有兩位,一是雅靜軒古玩店的齊旭東,一是房產開發商沈慶國。”

“在南梁城呢?”

“可以說,在這裏我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一個熟人。隻有前兩年買的這個房子”

“你在東山市都欠誰的錢?”

“錢倒是沒欠多少,隻是賣了一些假貨。比如一個現代仿的清乾隆款禦用小紅碗,我也以十萬元賣掉,還有現代仿清乾隆綠盤也可賣了八萬或十萬。仿明的瓷器也是一樣。但後來被一些看露,找我退款。我退不起了,才逃走的。”

“你用假貨騙了多少人,騙了多少錢?”

“我記不清了,但也有二十幾個人,最多的那個房產開發商沈慶國,有的是錢,他對古物根本就不懂,從他手中我至騙來了七八十萬。可惜錢都叫我輸了。還有一個叫陳作海的,是東城無業人員,他即收藏古玩,也倒動古玩,我從他手中借來過五萬元錢,至今也沒有還他呢。”

“還有別人嗎?”

“沒有了。”

“你說說你總計騙了多少錢?”

“也就幾十萬吧,或是上百萬,記不太清了。”

“在東山市能欠別人多少錢?”

“不過十幾萬。我能還上他們,但不想還了,去年逃走也是有這個因素。”

“你懷疑在這些人中是否有人去盜你藏有的麵具?”

“不可能,他們不知道我有這個麵具,更不知我藏在皮箱中。我想不出是誰丟走了我藏的麵具。”

“好嗎,先問你這些,你再考慮一下。我們再問你。”

在訊問材料上簽字按指紋後,劉老大被帶出訊問室。

緊接著,張劍鋒和陸雨林對劉老大提出的所有人員展開調查。那個叫陳作海的人被列為重點人員。他原是個慣盜,攀樓入室也是個高手,曾因入室盜竊兩次被判。五年前第二次刑釋後,開始在城內打短工,後來在舊貨市擺攤賣舊貨,在此期間對古董很感興趣。遇到便宜的古玩字畫也買進來,而他不是為了收藏,而為了倒賣賺更多的錢。不免有時撿漏也占了便宜。那天早,一個鄉下人來舊貨市場擺推,他發現一個很舊的彩盤僅要五百元,經過討價還價竟以三百元買了下來。後來,他到省城一個文物店去鑒定,那可是清乾隆時期的宮廷用品,是真品。那個文物店竟然以一萬元收購了他這個彩盤。還有一次在舊貨市場遇到一個外地人賣的一堆古董中有一個不起眼的銅佛像,他以二百元買下,事後鑒定為明代寶物,到省城擺攤買了三千元。自劉老大開了古董店後,他經常往他那裏跑,也買過劉老大一些小物件,其中有半數是假的。但經過多次交往,他們成了朋友。陳作海有時收到好東西,也到劉老大那去幫助鑒定和觀賞,有一些古物曾被劉老大收購了去。然而,就在劉老大精心策劃要逃走的前五天,他找到陳作海,並請他喝酒,席間,他對陳作海說:“兄弟現在手頭的錢倒不開了,都壓在貨上了,還有南方一個客商還欠我二十多萬,我過幾才能收回來。可是,昨天我看了兩份好東西,是清代的青花,還有一個遼金的器物,全是真的,人家要價十五萬,可我手頭隻有十萬元,無奈,找兄弟借五萬元,等為兩件古物到手後,我立即賣給河南的客商,不但還你五萬元錢,還要獎勵你一萬元。大哥本不願向兄弟張口,但這筆買賣不做,太虧了。”陳作海想到劉老大開了這個古玩店,本身就投資很大,但也賺了大錢,看在朋友麵子,答應了借他五萬元錢。而陳作海雖然年幾年在倒動古董上賺了一些錢,但除了生活,現在手頭僅有這幾萬元存款,這幾萬元錢還是近一個多月倒動幾尊清代瓷器賺的,而因為生活和在古玩上要有一定投資,他還欠他二舅和三姨幾萬元錢呢,那是因倒動古董投資用的本錢。第二天,陳作海將這五萬元錢借給了劉老大,在此陳作海也想到,你劉老大有這個古玩店在,你還能跑了。五天後,他再次來到古玩店,發現古玩店的門上貼著“出租”的字幅,店內空空如野,被房主收拾的幹幹淨淨。見到此,他有些莫明其妙,忙問房主:“劉老大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