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從“詩以明誌”到“文以明誌”(上)(2 / 2)

隻要我打通兩者之間的壁壘,用撰寫或念出文字的方式來達到詩以明誌一樣的效果,不就是一個嶄新新的法術麼?

他鬆了口氣,心想剛才真是被自己的思路給困住了。

想法已經有了,就差怎麼執行。

他回憶起自己曾經在中國古代文學課上聽過的“文筆之分”。

詩歌在寫作上要遵循既定的格律,因此被稱作有韻之文,簡稱為“文”。

而那些呈送給皇帝的奏章,或是平日裏隨意為之的小品文,則不需要按照格律來撰寫,故而被叫作無韻之文,簡稱為“筆”。

其實語形術讓詩詞成形的能力本質上來說,就是讓韻文成形。

而自己用文字成形的方式,則是讓無韻的散文成形。

如今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文”與“筆”合為一家。

這樣的做法在古代文學史上早就出現過。

“文筆之分”由魏晉時期的文人提出,但在唐宋八大家發起的“古文運動”中,韓愈等人用“文章”二字統稱所有的韻文和散文。

也就是說,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文”“筆”合為一家。

既然有先例,那麼如今自己執行起來想必也不會太難。

成牧閉上雙眼,任憑神識在虛空中遊蕩,片刻後默念道:“讓韻文成形,讓散文成形。”

虛空中立即一左一右地顯出兩名身形修長的男子。

轉過身來,臉上都是一副和成牧一模一樣的麵容,隻是年歲上看著明顯高出很多,大約是三十歲的樣子,隻是其中一位身穿一襲寫滿詩詞的長袍,另一位的衣衫上則寫滿了字句。

兩人身姿挺拔地束手而立,眼眸中露出身為文人的耿介清高。

“喚我韻文生何事?”

“喚我散文生何事?”

成牧抱拳道:“倉促間喚出兩位先生來,還請勿怪。”

兩人沒有回答,隻是斜睥著他。

成牧繼續道:“敢問兩位先生能否合為一家,融文筆為文章?”

“合為一家?”兩人異口同聲地驚呼道。

“正是。”

韻文生衣袖一拂,麵上浮現一絲慍怒:“我為文講求訴情和韻,詩之抑揚頓挫,詞之低回流轉,皆有歌謠吟哦之美,那散文生豈能明白其中韻味!”

散文生不甘示弱,冷哼道:“我運筆講究流暢自適,即便是偶爾傳情達意,也是興之所起,文之所至,哪裏會像這韻文生一般文縐縐的,隻求押那韻腳,不顧用詞是否準確簡明。”

“你才疏學淺,不懂韻律之道,卻說我繁縟,真是笑話!”

“凡行文撰寫,貴在抒發所感,闡明所思,若是一味賣弄才學,有何意思!”

一時間,兩人在虛空中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成牧靜默片刻,高喊道:“兩位先生請聽我一言!你們二位所說雖然都有理,但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在文人們撰寫韻文和散文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完全全地依照規矩來寫。”

兩人一愣,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2688407/67651947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