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父子相見(1 / 2)

“我必須在不驚動機器人的情況下,見到我的生父,這是來未來大學的目標!”明鏡對自己發誓道。

從進到王聖明房間算起,假設隻與他講三句話(第一句問候,第二句傳達母親的話,第三句離別的話),然後再離開,需要五分鍾時間。在這五分鍾時間內,必須要讓機器人不工作或對明鏡的進入視而不見。

“讓機器人不工作目前辦不到。華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讓機器人對我視而不見。”明鏡為此開始製定計劃。

當時的機器人是通過識別物體的形狀而判斷是否放行或禁止的。機器人發射的信息波是識別外體的唯一途徑。如果讓機器人對外體視而不見,那麼就讓機器人發出的信息波捕獲不到外體的存在就可以了。

“反意向機器人程序可以做到!”有天晚上,在實驗室工作的明鏡突然腦洞大開:“機器人源源不斷的向外發送捕獲程序,然後通過內存計算程序識別後,判斷如何執行指令。機器人不斷的向我發送捕獲程序,我隻要發送反捕獲程序,那不就是對衝掉啦?”

明鏡的想法從機器人理論上是對的,但如何設計反向捕獲程序,這是極具挑戰的一項工作。

“寫出反意向捕獲程序,這是我履約對媽媽諾言的唯一手段。”明鏡下定決心,開始獨自一人設計反意向程序來。

當時的明鏡,隻是一位還不滿18歲的英俊少年,憑一已之力,而且還要在別人不知情的環境下,設計出“反捕獲程序”,所遇到的困難是可想而知了。

首先是機器人理論知識。明鏡是大一學生,剛接觸基礎機器人理論知識,這些基礎理論知識在浩瀚的機器人知識海洋裏,那隻是海水一滴。怎麼辦?明鏡夜以繼日的苦學起來。

漢魏國有兩名學生在未來大學學習,其中有一位女生,名字叫楠嵐。楠嵐雖然是學心裏醫學的,由於都是漢魏國學生,故她與明鏡私下關係很好,平時學習也經常在一起。

“你能和我說一下人的心裏活動方式嗎?”有一次,明鏡問楠嵐。

楠嵐是位熱情洋溢的未成年女孩子,有人向她請教問題,她當然願意回答。

“人的心裏是受外界環境控製和左右的,也就是環境影響人的情緒。如果你是處在真空中,你的思維會因沒有標的而混亂,甚而停止活動…”當楠嵐說到這裏時,明鏡似乎頓塞茅開,他想到了一件事,於是,對楠嵐說:“人的活動其實是條件反射的結果?”

楠嵐答道:“可以這樣理解。”明鏡點點頭。

回到宿舍,明鏡想到:“人如此,機器人何償不如此呢?要是能對機器人發射的信息波進行源路控製或就勢引導,也許會…”明鏡想著想著,又開始鑽研機器人理論書來。

明鏡雖然是大一學生,但經常旁聽高年級課程。未來大學每天有一堂尖士討論日活動,明鏡幾乎每天都參加。有一次,尖士日討論機器人信息源被意外源碼阻擋後如何工作的問題。

“現在宇宙中的信息如大海中的水沒有區別!大家知道大海是怎麼形成的嗎?是四麵八方的支流江河水日夜不停的流淌出來的。海是江河淌出來的!”討論周主持人加重了“海是江河淌出來的!”這句話。接著他又說:“我們控製不了大海,但我們可以影響江河!”這句話對明鏡啟發很大。是啊!我控製不了密麻的信息網,但是肯定有辦法影響某單個機器人的信息源及其活動規律。

奮鬥目標是有了,從理論上也能說得通,關鍵就看怎麼做了。

隻要有機會,明鏡就跑到機器人學院實驗室去工作和研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明鏡編寫了上萬條機器人思維程序,然後通過實驗室裏的機器人進行實驗,失敗再失敗再實驗,明鏡就這樣不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