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浚稽山悲歌--獻策(1 / 2)

第二天天還未亮漢軍就拔營快速的走出這塊空曠地再次進入狹窄的山穀。匈奴人發現後立即追擊,待得追上見地勢不利也不急於發動攻擊,仍然不遠不近的吊著漢軍,時不時衝過上一隊輕騎逼的漢軍立即結陣防守再哈哈大笑的退回。如是數次漢軍上下士氣漸低,李陵韓延年亦無可奈何,天天盼著帝國的援軍能夠突然出現。

“隻要再給我三千精騎,必可將單於擊潰。”李陵無奈的對韓延年低聲的抱怨著。

“不應該啊,陛下怎麼一直不派軍隊前來救援,按說時間怎麼也夠了”韓延年也略感到憤懣不平起來:“貳師將軍每次出擊陛下都會派人接應,其他將來領也是這樣,咱們是咋的啦,怎麼一點音訊都沒有?”說話間李陵,韓延年齊齊轉頭看向監軍司馬;

“別看我,我也納悶,興許是在路上了”監軍司馬低著頭嘟囔著。

李陵,韓延年不知道生性多疑的劉徹,因為路博德的上書一直懷疑李陵怯戰而謊報軍情故根本沒派一兵一卒前來救援,這五千漢軍此時已是棄兵,孤立無援隻能憑借自己掙紮求生。

曆經多年趙破奴的故道斑駁難認,沒有合適的向導與精確的輿圖,漢軍每天隻能派出斥候前出二三十裏探查道路並防備匈奴埋伏,非常不便且危險,不過萬事皆有好的一麵:漢軍搞不清具體怎麼走,匈奴人亦不知道漢軍準備走哪裏,也就無法派人繞道到前麵堵截。

兩次大戰數次小戰讓單於對這隻漢軍愈發重視起來:“如果我有這樣一隻軍隊何懼漢軍,配以精騎必定橫掃天下”每每遠遠看見這隻軍隊單於內心就會湧出這樣一個念頭。且鞮侯單於是個寬厚豁達的人,無數匈奴人都為他的胸襟所折服,更有許多漢軍戰俘被他收服。

“據說對麵是個喜怒無常,喜歡猜忌且又獨斷專行的家夥。他不配擁有這樣的勇士,這樣的勇士應該屬於我偉大的且鞮侯單於,屬於匈奴。”單於看著不遠處的漢軍心中暗暗發誓。

這日漢軍引著匈奴大軍慢慢的走過一段狹窄的山穀後眼前豁然開闊起來,那是一大片寬闊的蘆葦蕩。此時秋風已起,蘆葦蕩下已無多少積水。陽光下蘆葦花盛開到處飄灑,而蘆葦枝幹都已經開始枯黃,隨著秋風的吹拂嘩啦啦的作響。

這是一個殺人放火的好地方,是漢軍的絕地。在這裏漢軍的車陣將無法結成,亦無法在裏麵列陣廝殺,因為隻要匈奴人放一把火就能讓漢軍的努力全部灰飛煙滅。

很明顯漢軍也發現了這是一塊死地,於是漢軍第一次沒使用車陣而是排成密集的方陣堆在穀口以阻擋匈奴的騎兵。在這些方陣後漢軍正拚命的驅趕的大車試圖快速離開這篇蘆葦蕩,但英明的單於豈能讓他們如願。

且鞮侯單於一到穀口就明白其中關竅,派出自己直係部隊不計傷亡立即開始進攻。幾千裝備精良的匈奴武士拔出彎刀舉著短矛,青銅啄狂飆著戰馬向漢軍直衝過去,一聲巨響後雙方撞在一起拚命廝殺。

匈奴人的優勢在於戰馬,高速衝擊而來一下就能撞開漢軍的盾牆,漢軍的優勢在與配合,盾牆之前會有如林的長戟,匈奴騎兵必須要先用自己和戰馬的血肉將這些長戟破開才才能讓後麵的騎兵用速度撞開漢軍盾牆。

且鞮侯單於看著膠著在一起的戰線,看著不斷被長戟刺下馬的勇士並不著急,因為他已經看出漢軍在連續的衝擊下陣腳已經開始鬆動。對於漢軍盾戟陣後麵的軍弩手現在更不用他過多關注,因為這些軍弩手現在隻能和衝不進一線的匈奴騎兵相互對射比拚傷亡。雙方軍弩對決就如同後世火槍排隊槍斃一樣,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匈奴人用弓發射速度更快,從小使用弓箭讓他們射的更準。而漢軍陣型鬆散接戰麵大減少了傷亡,漢弩強勁覆蓋射擊無有不中,幾次對射下來下來雙方竟半斤八兩。

“我有八萬精騎,三個拚你一個也能耗光你。”單於心中大定,“看來今天可以結束了。”

就在漢軍將要支持不住之際,一隊百十個身披雙重皮甲的漢軍一下斜插進匈奴人的進攻隊伍中,生生的將匈奴軍截成兩段,頂著匈奴人的前後夾擊拚死往匈奴所在的山穀推進。

匈奴人的武器很難破開這雙重皮甲,被殺的連連後退,幸好吃過上次虧後,山穀中的匈奴人排的很鬆散沒有如上次一般被殺的倒卷回去,還能進行持續的抵抗。而此時在他們身後的結陣漢軍亦轉守為攻對被截斷的匈奴部發起了衝鋒。

“把他們推出去。”且鞮侯單於用馬鞭急指這隊重甲漢軍,身後的親衛隊立即拍馬前衝,試圖依靠戰馬高速奔跑而產生的動能將這些重甲漢軍擊倒擊退。

巨大的撞擊聲中衝在最前麵的重甲漢軍紛紛被直接撞飛,而他邊上以及身後的漢軍卻瘋了似的撲將過來,將失去速度的親衛隊從馬上拖下來亂刀斬殺,轉瞬間親衛隊全軍覆沒。而這些重甲漢軍麵目猙獰的持刀繼續衝鋒,終於匈奴人的勇氣被這幫不計生死的悍勇之徒擊垮,紛紛調轉馬頭逃出峽穀。後麵追殺而上的漢軍殺穿狹窄的峽穀後就停下腳步,原地列陣據守等待大車隊通過蘆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