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哪吒蓮身還陽世 燃燈收徒賜金塔(1 / 3)

詩曰:仙家法力玅難量,起死回生有異方。一粒丹砂歸命寶,幾根荷葉續魂湯。超凡不用肮髒骨,入聖須尋返魄香。從此開疆歸聖主,岐周事業借匡襄。

且說童兒進洞啟稟太乙真人道:“徒兒見哪吒師弟,飄飄蕩蕩來在洞外,癡癡傻傻,或隱或現,弟子連喊數聲,不見他應答,弟子覺得有異,特來稟明老師!”

太乙真人聞言早解其意,忙走出洞府,吩咐哪吒道:“此處非是你安身之所,你且回到陳塘關,給你母親托夢,讓她在離關四十裏的翠屏山上,為你建下一座行宮,你享受人間三載香火,便可解脫危難,複體重生,你且去吧!”

哪吒聞言,隨風離開乾元山,往陳塘關來。正值夜半三更時分,哪吒飄入後廳,對熟睡的殷夫人言道:“母親在上,孩兒乃是哪吒,如今孩兒魂魄無處安身,還望母親念在昔日情分,在離此四十裏的翠屏山,為孩兒建一座行宮,使孩兒受些人間香火,好去托生轉世。孩兒感謝母親的慈德大德!”說罷起了一陣陰風,哪吒隨風而去。

殷夫人猛然驚醒,原來是一場夢。想起哪吒夢中之言,放聲大哭。李靖被哭聲驚醒。問道:“夫人為何深夜啼哭?”殷夫人將夢中之事講說一遍。李靖大怒道:“別在我麵前提他,常言道:夢隨心得。你對他日思夜想,故此才有此夢。”殷夫人不敢再言。

且說次日夜晚,哪吒又來托夢,一連五七日,殷夫人隻要一合眼,哪吒就站立麵前。殷夫人生怕李靖生氣,不敢再提。哪吒生前性格剛猛,死後魂魄依然驍雄,便對母親道:“好恨心的娘親,孩兒一連求你數日,你全然無動於衷,既然不肯給我造行宮,我便吵你個家宅永無寧日。”

夫人驚醒後,依然不敢對李靖說,暗中拿出資財,交給心腹人,往翠屏山為哪吒建立了一座行宮,塑了一座哪吒神像,不出半月便已完工。

行宮造成之後,哪吒便在翠屏山行宮住下,頻頻在行宮顯聖感應,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百姓都到此處祈福,每每靈驗。鳥飛兔走,光陰似箭,不覺半年過去,行宮的香火十分昌盛,往來進香之人絡繹不絕。

且說東伯侯薑文煥為父報仇,親率十五萬人馬,攻打遊魂關。李靖屯兵野馬嶺,以防薑文煥繞路來取陳塘關。這一日,由野馬嶺返回陳塘關,途徑翠屏山,李靖在馬上,遠遠望見人來人往,百姓們扶老攜幼,一起上山進香。

李靖在馬上問左右道:“男女老幼,絡繹不絕,到山上作什麼?”軍政官言道:“半年前,有位大神在山上顯靈,百靈百驗,有求必應,故此四方信眾前來進香。”李靖聽罷又問道:“這位大神何姓何名?”軍政官回道:“便是哪吒三公子!”

李靖聞言大怒,命軍兵就地紮住,自己縱馬往山上來。隻見行宮上高懸一匾,上書:“哪吒行官”四字。李靖下馬走進行宮,隻見大殿正中,塑著一座哪吒像,栩栩如生,左右站立兩位鬼判。

李靖不見則可,一見怒不可遏,開口大罵道:“好個逆子!你生前數番連累父母,死後還要愚弄百姓!”言罷提起六陳鞭,一鞭將哪吒金身打成粉碎。

李靖怒氣未消,抬起一腳又將鬼判踢倒,遂即下令親隨,放火將行宮燒毀。李靖上馬,對上山進香的百姓道:“此間沒有什麼神靈,以後再也不許上山進香了!”說罷氣哼哼的下山,返回陳塘關。

話說李靖回到陳塘關帥府,怒衝衝來至後廳,殷夫人迎了出來,李靖罵道:“你生的好兒子,還嫌害我太輕,想來定是你這婦人,替他建造行宮,愚弄無知百姓,如今朝中權臣當道,我又不齒與費仲、尤渾二人結交,若是有人將此事報入朝歌,奸臣參我一個蠱惑民眾、私立邪神的罪名,豈不是白白斷送這些年的辛苦。我已將廟宇燒毀,今後不許再瞞著我行事。”殷夫人聞言默默無語,隻得傷心落淚。

且說當日,哪吒的魂魄不在行宮,直到晚間才回來。卻見山上一片平坦,行宮無處可尋,行宮原址紅土殘瓦,餘火未滅,兩個鬼判悲悲慘慘趕來迎接。哪吒問道:“難道是失火不成?”鬼判言道:“並非失火,乃是陳塘關李總兵,突然縱馬上山,打碎尊神的金身,命令手下軍兵,放火燒毀行宮,彼時李總兵說你生前連累父母,死後還要愚弄百姓!”

哪吒聞言大怒道:“我已剔骨還父、剜肉還母,已與他李靖無半點瓜葛,他卻打壞我的金身,燒毀我的行官,令我無處棲身,實在是欺人太甚!”言罷沉思良久,心下毫無辦法,隻得往乾元山金光洞來,求老師拿個主意。

此時,哪吒已受了半年的香火,魂魄已有些形質,不一時,便到了金光洞前。童兒引著哪吒進洞,來見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言道:“你不在行宮享受香火,跑到此處做什麼?”

哪吒跪倒哭訴道:“弟子外出行善,被李靖將泥身打碎,放火燒毀行宮,弟子無處可去,隻得來見師父,還望師父收留。”

太乙真人手縷胡須道:“這便是他李靖的不是了,你已剔骨還父、剜肉還母,何必如此無情,你如今隻受了半年香火,雖有些形質,卻難以重生。若將你留在洞中修行,最少也得百十年方可複原。到時豈不是要誤了薑子牙斬將封神的大業。也罷,為師這裏有一顆太上老君練就的九轉還陽金丹,童兒,你去後麵玉蓮池,取兩朵蓮花、三隻碧藕、八片荷葉來!”

童兒領命,忙去蓮池將應用之物取來,放在太乙真人雲床之前。太乙真人將蓮花瓣排作天、地、人三才之相,又將荷葉梗折成三百六十段骨節,將碧藕擺作四肢,八片荷葉作外衣。一切停當後,從葫蘆中倒出一粒金丹,放在蓮花中,抓住哪吒的魂魄,猛然往地上一推,喝道:“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時!

隻見洞中迸起一幢金光祥霞,光中裹著一個身長九尺的美少年,隻見他重瞳鳳目,麵如冠玉,鼻似瓊瑤,秀眉入鬢,大耳垂輪,前發齊額,後發垂肩,梳著兩個衝天髻,相貌甚是英美。身穿一身蓮花短裝,赤著雙足,臂腿裸露在外。

此少年正是重生後的哪吒,隻見哪吒撲拜在太乙真人腳下,叩頭謝恩道:“多謝師父再生之恩,李靖毀了我金身,弟子這口氣實難咽下,要去陳塘關找他算賬。”真人言道:“你隨為師到桃園來。”

二人來至後桃園,太乙真人賜哪吒一根火尖槍,此槍長一丈八尺,槍尖吞吐紫焰,耀人二目,又名紫焰蛇矛。真人當下傳了一趟槍法,哪吒資質過人,演習了幾回,便將槍招練得非常純熟。

太乙真人言道:“槍法已然練好,再賜你一對風火輪,一輪屬風,一輪屬火,踏在足下,飛行自如,可日行數千裏!”哪吒聞言大喜,一躍縱上火輪,略一施法,確是妙用無窮。

太乙真人又取出來一個豹皮囊,金光閃閃,大約一尺,哪吒伸手一摸,內裏乃是混天綾、乾坤圈。哪吒見心愛之物失而複得,甚是歡喜,對太乙真人言道:“弟子這便去陳塘關,報李靖鞭打金身之仇。”

太乙真人言道:“你點到為止,教訓他一二,勸他棄官不做,與你一起回山修行,切莫傷害於他!”哪吒叩謝老師,上了風火輪,將身起在空中,手提火尖槍,夠奔陳塘關而來。有詩為證:

兩朵蓮花現化身,鬼王入世出凡塵。手提紫焰蛇矛寶,腳踏金霞風火輪。豹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曆代聖人為第一,史官遺筆萬年新。

來至陳塘關城樓半空,衝著底下大叫道:“叫李靖出來見我!”軍政官立即報入帥府:“啟稟元戎,三公子腳踏一對火輪,手提一條丈八火尖槍,聲稱讓老爺你出去答話!”李靖聞言大怒道:“胡說八道!人都死了半年有餘,豈有死而複生之理?”

言還未落,隻見家將飛奔進廳道:“老爺你快去看看吧,三公子要殺進府來了!”李靖聞言半信半疑道:“真有這等事!”說罷提亮銀盤龍戟,上了青驄馬,趕奔城樓而來。

隻見哪吒腳踏一對火輪,起在半空,手中提著一條火尖槍,與從前大不相同。李靖呆呆坐在馬上,半晌方才問道:“你這個小畜生!你生前招惹是非,死後魂靈還來作怪,你來做什麼?”哪吒言道:“李靖!我剔骨剜肉還你,與你早無關係,你為何在翠屏山打壞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你向我低頭認錯還則罷了,不然我非要報那一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