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一帶的百姓享有無盡的安寧,很快得到廣泛地區的認知,無塵道人的名頭也由此而聲名遠播。
更多的黎民百姓拖兒帶女,舉家遷移致此。慢慢地這座村莊也逐漸熱鬧起來,人們紛紛開荒造地,辟林伐木,刨製溝渠,營造家園。
這座村莊日漸擴大,人口增多,慢慢地變成了鎮的模樣。
又過數日,一天,大路上一隊人馬浩浩蕩蕩,騾馬棚車,旌旗彩服。一眼望去,無邊無盡。棚車的後麵緊隨著官兵,瞧他們的儀仗隊姿,四人一排,一個緊接著一個,足有幾百米之遙,已有近幾千人。
這隊人馬徐徐前進,朝著峨眉山腳下這座村莊而來。
隊伍中有一騎飛馬奔出,直向村中而去。
不多時,這騎飛馬來到村頭駐足,四下裏張望,打探左右。詢問村中一路人,誰在村中管事。那路人相告,一位叫吳長老的,就是村中的管事,但凡有事找他即可。
經得探聽,那人來到吳長老家,剛好吳長老在門口,見一來人,便上前詢問,“貴官人,你有何事來此?”
那人穿得體麵,倒像是個為官之人。
略一沉吟,那人答道:“我來找村中管事之人,有要事相商。”
吳長老隨即問道:“我便是。你有何要事?”
那人道:“大梁朝已經沒落,其中的原因複雜,一時也說不清楚。但聽說此處峨眉山草木鼎盛、人傑地靈,我主便攜帶家眷,舉家遷致到此,希望管事的給與接納。”
吳長老一笑,答道:“近期來此地的人口甚多,不差你們一個,也不多你們一個,既然如此,你們就請進來吧。”
那人略一沉思,複又道:“我主可是大梁朝的皇家貴族,極為高貴,此次所帶物資與人員甚多,隻怕此地不夠容納啊。”
吳長老頓笑,說道:“這裏山荒地廣,哪裏會不夠接納,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那人道:“我主喜好風水,待得哪裏是座風水寶地,我主準備以重金收買,以供我們使用。”
吳長老道:“如此這樣,不如讓我們這裏的法師來幫助查探,看看哪兒風水好。”
那人道:“如此甚好。我主還要征地,征得土地的農戶可獲得征金。”
吳長老道:“這當也好。”
那人見事均已辦妥,即刻而回,向那棚車中的主人稟告,主人甚悅,連忙催行車馬趕往村中。
村中的吳長老請得無塵道人給與他們肆處探查風水,測地丈林,砍伐樹木,建屋造房。同時他們也花取重金,雇傭匠工,采運石塊與磚坯,搭建宮殿,為大梁朝的貴族建設花園與宮樓。數日已過,一座巍然屹立的宮廷建築已然落成。
村民們也很高興,原本貧瘠之地經得構築房屋而征得的大量用地,獲得了不菲的收入,現在村中家家戶戶均蓋起了新房,連卓玉凡家那三間茅屋也一改麵目,建造出好幾間嶄新的木屋。
這座村莊現在看去,已是宮殿玉樓,層巒疊嶂,街道穿行,商鋪林立。此地大改從前,一副驚世麵孔呈現。
由而大梁朝之主賜名為白帝城,從此此處便是一番商業之貌冉冉升起。
大梁朝之主特別喜歡無塵道人,每日都要與他修道煉丹,講經論法,論述這天地運行之理。無塵道人因此受到大梁朝主人的器重,被大梁之主任命為大法師,成為兩千多軍士的首領。
一日,無塵大法師向大梁之主稟告道:“啟稟我主,我們白帝城正處鼎盛期,多項事業繁茂,這是我主的萬代功德。如今也正是用人之際,我主應該廣泛招攬人才,為白帝城將來打下堅實的根基,因此,貧道向我主舉薦一人,他原本是峨眉山玉樓殿裏的一名劍修,而後與貧道一同斬妖除魔,掃盡諸患,其間功不可沒,他的法術也很非常,難能可貴。不被我主所用實在是一大遺憾啦。”
大梁之主道:“此為何人呢?”
無塵大法師答道:“他家住本城,名喚卓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