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份,眼看春種在即,老天爺卻遲遲不下雨,趙蘭騎著自行車村前村後轉悠著勘察地形,確認自家田地和附近水庫的最佳路線,回頭好支使倆兒子過來澆水。

臨近晌午,她看完最後一塊地,騎上自行車返家,路過村口小賣部的時候想起家裏的餘糧不多了,進去拎了一袋米,一袋麵,還有火腿腸,辣條,稱了芹菜和豬肉,好久沒吃餃子,還真有點饞了。

付完錢正準備出去,小賣部的門簾子一動,迎頭進來兩個婦女,是趙蘭曾經的堂妯娌,之所以說是“曾經”,因為她和丈夫,不,應該是前夫喬安國已經離婚多年了,隻是沒有搬離共同的家,同時平日裏遇到以前的妯娌也不好再以嫂子弟妹相稱,索性按年齡論起姐妹。

“春梅姐,玉燕。”

被叫到的馮春梅和劉玉燕兩人見到她便先笑開,性子相對活潑一些的劉玉燕更是圍上來打量她一圈,嘴裏嘖嘖道,“咱們蘭姐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聽說要當奶奶了,和兒媳婦一起貼春膘。”

這話聽得趙蘭一愣,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臉,“我胖的很明顯嗎?”

馮春梅點頭又搖頭,“挺明顯的,不過你原來太瘦了,現在這樣剛剛好,連帶臉色都紅潤了不少。”

趙蘭還是覺得不對勁,她從小到大、包括懷兩個兒子時就沒有胖過,始終纖細苗條,隻看背影說她是小姑娘都有人信,可是最近,嚴格來說是從半個月前,兩個兒媳婦相繼傳出孕事後,走在村裏十個人裏得有八個說她富態了。

當然,憑趙蘭的破人緣,除了今天遇到的馮春梅和劉玉燕等極少數和她交好的人,大多數人的“打趣”都帶著不懷好意。

腳步匆匆從小賣部出來,趙蘭把買到的東西分放在車筐和後座上捆好,上車離開,騎到自家所在巷子前的上坡時,她蹬不動了,停下來推著自行車走。

爬完坡,趙蘭正要上車,身後傳來一個稚嫩的童音。

“蘭嬸嬸。”

趙蘭回頭,說話的是和自家僅隔了半條巷子的喬安斌家的小女兒,喬蓉蓉,她媽媽王麗菊和自己還是多年的老對頭,不過趙蘭不至於遷怒一個才三歲的小女孩,再者人家孩子和自己打招呼多有禮貌,想到這裏,趙蘭回了個笑臉,“哎,蓉蓉玩呢。”

“嗯。”

趙蘭以為這場對話就結束了,她抬起的一隻腳沒等踩到腳蹬子上,小豆丁喬蓉蓉噠噠噠來到她跟前,在她詫異又疑惑的目光中,仰頭盯著她的肚子看了幾秒,忽然指著那裏喊,“小寶寶。”

喬蓉蓉的聲音不大,但趙蘭還是被唬了一跳,她慌忙彎下.身,“哪裏來的小寶寶,小孩子不能亂說哈,晌午了,快回家吃飯去吧。”

話音剛落,喬安斌家跑出來一個瘦長臉、眼角眉梢帶著凶相的婦人,王麗菊看到喬蓉蓉先是麵色一鬆,隨即在看清和女兒站在一起的人是誰時,臉色立馬拉下老長,厲聲喊,“蓉蓉,過來!”

趙蘭也不甘示弱,冷哼一聲,賞了對方一個白眼兒走人。

回到家,喬安國正坐在堂屋的桌子前就著鹹菜啃幹饅頭。多少年了,看到前夫苦哈哈過日子趙蘭仍舊氣不打一處來,立刻把喬蓉蓉說的關於“小寶寶”的疑問拋到腦後,開始她第不知道多少次的陰陽怪氣,“喲,兒子都成家了,在這兒省錢給誰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