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悲催
雖然無數都市流的開局都喜歡把主角逼到死路,但是《林中之馬的魔王》這本書的主角在前期;隻能用絕望來形容。%
主角:主角是一個秉持“正義”的青年,但是卻在這個“黑暗”世界倍受打擊;見義勇為不被承認還把自己弄成植物人,更不用說連累父母死亡。蘇醒過來之後已經是十二年之後,現實情況沒有一點好轉,因為再一次秉持正義,被權力人物打擊報複;因為一次意外死掉;這隻能用悲催來形容主角的一生。
上麵都是一般表述;要是換一種表述方式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主角一直以來就認為“隻有我自己才是正義的,世界是需要淨化的”,所以主角的心靈在他看來是“高貴的”;但是在一次次被灰色的現實打擊之後,主角開始自我懷疑,這也使主角的整個精神狀態都處於不正常當中。而一次久違的“秉持正義”,讓主角感覺到了“自己依然是光明和正義的化身”,堅定了“正義”的信念;這讓主角整個人的偏執傾向深化。^烽^火^中^文^網^
總之,開頭所展現的,就是這麼一位正義偏執狂型主角。
配角:這一段出場的所以配角(除了主角的父母),都有一個屬性——現實,被主角所救的女性會擔心黑惡勢力的報複而不出來作證;主角的好朋友會在現實的壓力下作偽證;主角的上級會因為記恨而落井下石;當然,這一切在主角這個“正義使者”看來,都是下等而令人厭惡的。
這個開頭,是典型的文青黑暗流;堅持某個高貴信念的主角在各種打擊下帶著殉道的想法死在一次意外中,這不正是文青們喜歡的深刻嗎?
前期:戾氣十足卻糾結無比
這一點可以說是在主角身上體現的最明顯,當然,這也和這一段劇情大部分視角都是著眼在主角身上有關。
主角:在死亡之後,主角得到了他的金手指——殺人吸血增強自己;殺人這個過程,這在這位有著正義使者和地下執法官夢想的可憐人看來,這是為了彌補自己有高貴信念但是缺少力量的缺點所必須的。%而主角在殺死了一個垂死老人之後,繼續給自己灌輸“正義”信念;並且認為自己得到了“救贖”和目標。缺少理論支持的家夥,果然是不容易被其他人接受的。
主角隨後開始了“執行正義”的殺人過程,這也是整本書戾氣最大的地方以及最能吸引讀者的地方。故事從這裏開始了雙線描寫;一條線是主角在殺人帶來的快感和自己的正義堅持之間慢慢沉淪;另一條線是為了調查主角這個連環殺人案凶手,執法機關的苦苦求索。
第一條線中間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典型文青的劇情。主角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喜歡上了一位寡婦;但是在最後,主角卻發現寡婦的丈夫是他為了修補自己,喪失理性時的獵物。麵對這種殘酷糾結的劇情,主角再次開始了大開殺戒;順帶的,這也使主角變得越來越急躁。$喪失了原來的理性。
至於第二條線,如果把自己代入主角那條線;喜歡看破案類電視劇的讀者,應該會有一種很奇怪的爽快感。大概就是看著他們為線索的缺少而焦急,為同僚的“不守規矩”而氣惱等等一係列劇情,心中產生了包含幸災樂禍和在幻想中觸犯禁條的快感等一些感情的混合快感吧。
當然,隨著主角作案的增加以及影響力的增大;執法機關也加上了其他國家暴力機關,比如國安局(沒有超能力者)。所以,主角因為自己的信息不足和渴望得到他人認同的缺點;在單兵導彈的打擊下留下一條手臂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