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該不該救(2 / 3)

這貨沒有像大多數運動員一樣刻意控製熱量攝入,食譜也非常之雜,幾乎什麼都吃。他的控製體重方法就是個“練”字,為了避免軟組織磨損太過導致關節退行性改變,他的上肢與腰腹力量練的非常之多,完全出了足球運動員的要求,就連萊曼這種世界頂尖門將都自愧不如。

這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大量訓練,帶來的效果非常明顯,既讓他的對抗能力極其誇張,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受傷可能。否則以他這種經常硬碰硬的球風,很容易踢一陣歇一陣,影響成績不,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健康才是王道,再高的賦也會被玻璃般的身體摧毀!

“你呢,現在還有保持鍛煉嗎?”尤墨話動作兩不誤,渾身濕透了都不帶喘大氣的。

“很少了,你知道我們那些訓練很費關節的,現在陰下雨就會覺得膝蓋疼。踝關節也不利索,球感都明顯下降了。”李娟不無遺憾地罷,轉過頭望著車窗外,心思飄的有些遠。

其實她的傷病狀況相比於大多數女足運動員來都是比較輕的,年齡也剛好當打,就此退役實在有些可惜。

就像一次朝盛之旅一樣,她原本以為到達目的地之後就再無遺憾,結果卻現自己還沒看夠風景。

或許風景是看不夠的,她還沒有斬斷過往,再度出的勇氣。

“是啊,還在漲球階段身體吃不消,賦很容易打折扣。”

尤墨緩緩罷,收工坐好,拿毛巾擦汗。

瞧了眼時間,把外套披上,隨手擰開運動飲料,開始補充水分。

這貨上輩子所學還是派上了很大用場,雖然沒有活死人,肉白骨的醫術,但在保養身體方麵遠遠出了同齡人。心理方麵更不用,半輩子的閱曆讓他一眼就能瞧出對手或者隊友所想。戰術造詣同樣因此突飛猛進,越深入了解越覺得上輩子看球隻是看熱鬧。

或許正是這種全方位的能力,才讓他最大限度地開出身體潛能,把原本隻能在野球場上逞威的能力,變成了金字塔頂端起舞的水準。

“真羨慕你,還有那麼長的職業生涯。”

李娟搖了搖頭,轉過腦袋,雙手扒在靠背上,一臉羨慕。

“是啊,運氣真好。”尤墨這方麵從不謙虛,一直實話實。

“看來還是訓練方法的問題。”李娟歪著腦袋想了想,補充道:“時候覺得練什麼都有勁,自己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歲以後練的東西就沒多大意思了,除了打比賽長經驗,訓練隻是保持狀態,很難讓自己進步明顯。”

“哦?”尤墨難得睜大了眼睛,頗為好奇地瞧著對方。

這貨進入專業隊的時間原本就晚,老朱對他的訓練方法又是放羊式的野生訓練法,因此一直保持著以前那種原生態踢法。直到進入德國青訓體係中,才得以全方位地接觸到戰術以及跑位原理。

由於以前沒接觸過,枯燥無味的重複訓練也沒有磨滅他的熱情,訓練與比賽同樣投入,帶來的提升也幾乎同步。

當然,他能在德甲立足並創造奇跡的最大本錢,還是他那融合了各種體術的創造力,專業訓練帶來的更多是基礎能力的提升,算是給以後打基礎。

進入阿森納之後,製約他成長的最大短板開始得以補強,訓練中的投入自然不會有絲毫降低。

於是這一路走來,訓練於他而言同樣是件快樂的事情,從來不知“枯燥”二字有幾筆幾畫。

現在有幸聽聽不一樣的人生經曆,他自然要好生打聽一下。

“其實比賽踢多了也沒有以前那股新鮮勁,你想想,國內才多少支球隊?”李娟卻不太願意回憶,一上來就岔開了話題。

“嗯,沒有聯賽的時候,四年一屆的全運會算是比較難得的賽事了。”尤墨並不勉強,憑著記憶道:“北上廣算是傳統強隊,你們算是二線,能有五六支嗎?”

“差不多吧。”李娟對他這份了解並不驚訝,感慨道:“除了五六個對手外,其它球隊太不上檔次,隨隨便便就贏了,提高不了什麼。”

“對手太少,比賽也不多,整年整年的訓練......真難為你們了。”

尤墨緩緩罷,難得歎了口氣。

國足狀況又何嚐不是呢?

他們這些留洋軍團既不乏對手,也不缺比賽,隻要找準了方向,提升度剛剛的。國內目前隻有14支甲a球隊,能在亞洲排的上號的僅有三四支而已。如此可憐的數字會讓那些需要比賽提升實力的年輕將們沒什麼表現機會,而枯燥無味的訓練又會大幅減緩他們的成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