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內定(2 / 3)

聽到這裏,朱總理頻頻點頭,閻事鐸卻有些坐不住了。

國足這種專業化人才培養體製,沿襲了國內體育項目的一貫傳統,並不算特例。隨著職業聯賽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後,這種淘汰率很高的體製明顯跟不上時代,也造成了大量問題積累,最終導致淘汰率過高,很多球隊青黃不接,實力不進反退。

不過問題歸問題,把青訓係統形容成江湖,把踢球形容成混社會,這樣的比喻實在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等於全盤否定了職業聯賽六年來的所有成績!

麵子好看有什麼用,根子都爛了!

閻事鐸身為足協掌門人,也是最重要的責任人,即使新官上任需要時間,這種緊箍咒一上,實在不知是福是禍!

體製不變,局部動刀有什麼用?

萬一遇見個沒耐心的領導怎麼辦?

動嘴皮子誰都會,沒有解決辦法豈不甩鍋?

“那在你看來,需要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讓職業足球的青訓係統跟上時代展,不再拖後腿呢?”

仿佛瞧出來閻事鐸坐立不安的樣子了,朱總理罷微微點了下頭,神色依然嚴肅。

尤墨卻壓根沒管旁聽者的感受,他的眼裏隻有麵前坐著的大佬。

“青訓是根,底子不打好,眼前的景象持續不了多久。對於俱樂部來同樣如此,自家梯隊如果能出人才,哪用費盡心思盯著別人家的一畝三分地?”

“他們難道不想把自家梯隊建設的有模有樣,不但出人才,還能廣受好評,家長都想把孩子送來試試?”

“很明顯,他們隻能想想而已,現實製約了他們的行動!”

“我這有本帳,可以讀給您聽聽嗎?”

一聽這話,兩位聽眾齊齊點頭。一直安心當花瓶的王*丹當仁不讓,檀口一開,甜美的嗓音立即充斥了整個房間。

“.......全興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9年11月8日,由省運動技術學院與全興集團合辦,全興酒廠每年提供1萬人民幣,為期8年。”

“這個數字在當時看來不是數目,很多項目都沒有這種待遇。”

“球員一方麵在國家體製內享受訓練津貼,另一方麵還可以在俱樂部裏拿訓練費,一時間個個身家爆漲,原本吃肉都要掂量一下的他們,三年不到就開上了車。”

“從川中一直保持的1%上座率來看,他們能有這種待遇實至名歸,至少在97年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在良性循環。全興集團的投入獲得了巨大回報,廣告效應帶來的收入增長完全足以彌補俱樂部建設中的投入。”

“98年,國家足球迎來了曆史性突破,我們的國家隊終於進入了世界杯正賽。”

“按理,國內聯賽也將因此受益,開展的蒸蒸日上才對。可惜這時的職業聯賽已經成了香餑餑,足協出台的一係列政策改變了一切。”

“先是以資質為由,規定各家俱樂部不許有帳麵虧損。這等於是在強迫俱樂部的擁有者加大投入,利用投資來抹平帳麵虧損。”

“接下來以基礎建設為由,提高了足協在電視轉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從4%提升到了55%。這樣的規定放眼整個世界足壇都絕無僅有,與東亞的兩個鄰國相比也高的離譜。”

到這裏,朱總理打斷道:“咱們的兩個鄰居是什麼狀況,來聽聽。”

王*丹早有準備,下巴微抬,聲音朗朗,“韓足協僅占5%,日足協不參與電視轉播分成。”

聽到這樣的答案,朱總理臉上閃過訝色,沒話,隻是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

“除此之外,俱樂部的比賽日門票收入,場地廣告收入,足協所占的分成比例都有提高,分別到達了45%與%。”

“俱樂部收入不增反降的同時,硬件與梯隊要求卻在迅提高。”

“以全興為例。這支球隊在職業聯賽開始前除了一線隊的6人之外,有青年隊8人,少年隊人。95年上升到8人,48人,6人。96年上升到8人,56人,7人......今年變成了8人,75人,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