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當成笑話(1 / 3)

女軍官去相親,問男方:“能接受女上尉嗎?”男方愣了一下,然後使勁點頭:“隻要你喜歡,啥姿勢都行!”。

誰也沒想到,外來的和尚會肩負那麼大的使命!

在所有人看來,尤墨自始至終都在憑著個人喜好為所欲為,甚至連為國爭光之種足以青史留名的事情,都能毫不猶豫地拒絕。

這其實也是一直以來,足協的做法得到很多人認可的最大原因。

一個不能為國所用的家夥,取得再大的成就又如何?

就是個披著黃皮膚的外國佬罷了!

這種看法相當普遍,甚至在他點頭答應明年回歸國家隊之後,普遍的觀點仍然是他迫於壓力而低頭,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行為。

就像黑慣了某個人一樣,任何行為都能找出黑點,加以放大,直至掩蓋真相。

但這一次,真相太過龐大,掩蓋不了。

或者,真相背後有絕對的實力撐腰,對著幹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袁偉鳴特意選擇在一眾足協官員麵前與他長談,顯然不是一起興起的行為。長談中涉及到俱樂部建設的方方麵麵,更是早有準備的話題。

沒有人知道他們兩人有著怎樣的過往,但從這一席長談中,所有人都能隱約感受到,這是個怎樣的故事。

是的,在當時的國內環境下,選擇出國踢球會坐實“賣國求榮”的身份,無論怎麼洗白,也沒辦法得到公眾的認可。袁偉鳴不想讓自己看好的家夥背上這種罵名,希望他能留在國內,像自己一樣,從球員到教練,再到位高權重,一路創造輝煌,直至成為傳奇人物。

結果事與願違,尤墨不惜背上罵名,甚至用“學習國外優秀俱樂部的經營建設”為條件,換得了自由。

一晃三年半過去,兩人重逢在一個曆史節點上,雖有巧合,但拿來兌現諾言也算師出有名。

既然大老遠地來了,總該留下點什麼。

結果呢?

尤墨指明了國家足球向前展的道路,袁偉鳴親自為他證名,為他的正式回歸鋪平了道路。

兩人的故事告一段落,真正的主角們恍如隔世。

隻有站的足夠高,才能盡收遠處風景,才能從戰戰兢兢中走出,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即將到來的決賽。

一直以來,她們代表著國家足球在世界錦標上的唯一希望,是三大球的成年隊裏,僅次於中國女排的存在。在世紀之交這麼個頗有曆史意義的節點,她們迎來了堪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

而她們的對手,是多年戰而不勝的苦主,東道主美國隊。

上一次,正是她們的對手奪走了奧運會金牌,讓她們飽嚐苦果。這一次的比賽分量更足,被加諸的期望也更大。

壓力可想而知。

若沒有更高的眼界,更大的目標,更霸氣的宣言,她們不知道該怎樣度過,從半決賽到決賽那96個難熬的6秒。

還好,還好。

1999年1月1日,晚七點半,過1億雙眼睛的注視下,哨聲響起,黑白精靈滾動起來,向著唯一的目標,滾動起來!

沒有人知道終點在哪裏。

場上的名姑娘不知道,大清早守在電視機前的五千萬觀眾也不知道,看台上的尤墨就更不知道了。

身為觀眾,這種不知道裏充滿了無奈。

好在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他,可以像從前一樣,滿腦子勝負,心中卻了無痕跡。

他的左手邊坐著未來的足協掌門人閻事鐸,右手邊坐著未來的國家體育局掌門人袁偉鳴。三個人在國家足球曆史上的節點時刻,再次重逢在異國它鄉,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因為有要務在身,閻大佬昨剛剛趕過來。順便帶來的,還有個意料中的壞消息。

他們這支以年奧運會為終級目標的巴西留學隊,在剛剛結束的亞洲區決賽中,1:敗給了巴林隊,拱手讓出了出線名額!

如果不是女足表現太給力,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事情足以引媲美“5.19事件”的輿論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