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種強度的進攻,阿森納隊依然按照賽前布置,全線退防到了自己半場,隻留尤墨一個人在前場晃悠。
放棄高位逼搶,選擇全線退防,這種做法並不符合球隊的以往風格,可真正到了比賽中的時候,作用開始顯現!
由於這次進攻中南安普頓球員們來回倒腳的次數頗多,於是整支球隊陣形都已經被充分拉開。雖球場的出奇,但這畢竟也是11人製足球場,兩邊鋪開了進攻的話,空間頓時變得可觀。
結果沒有任何意外。
大禁區線上亞當斯輕鬆將球斷下,向前帶了兩步之後,一記輕推交給了過來接應的維埃拉。
身為後腰,攻防轉換時的水準最能衡量身價,法國人上一場比賽發揮平平不,丟球還要負上相當部分責任,於是這一場他卯足了勁要證明自己。
背身倚住對手,左腳領著皮球橫向帶了兩步後,右腳一扣,大長腿朝前一邁,身旁的防守隊員頓時抓瞎!
這種觸球頻率並不快,節奏與力量感卻十足的突破方式往往把身體條件利用到了極致,隻要突破成功,對手往往連犯規的機會都沒有!
快速反擊的號角開始吹響,阿森納前場球員呈輻射狀散開。
這種散開方式看起來是一窩蜂的往前跑,實際上每個人的跑位選擇都很有講究。
邊路直管撒開丫子製造空間,中路成了皮球交接的樞紐。
如此選擇原因很簡單。
快速反擊中起始階段防守密度最大,皮球如果能在這一階段堅持在中路發展,那過不了多一會,邊路拉開的空當就成了再好不過的傳球選擇!
難度越大,吸引來的防守也就越多,這種方式頗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
尤墨自覺已是快速反擊中的高手一枚。結果卻在隊友更高層次的發揮上見了眼界。
極的範圍內,維埃拉,博格坎普,佩蒂特。三個人幾乎每次都是一腳傳球,啪啪啪啪四腳傳遞之後,博格坎普已經帶球直逼對手禁區!
尤墨的接應最終做了無用功,不過他心理很清楚,眼前這種方式是長期配合的產物。嚴格來都是下意識的舉動,壓根不過腦子!
皮球到了大禁區前沿的時候,大師級人物的傳球水準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剛好卡在對方支撐腳邊快速溜過!
中路往邊路分球就是這樣,力量與精準度控製的越好,邊路球員的選擇就越多。如果為了保險起見,分邊球都直奔角旗區的話,腳法再好的家夥也難以保證傳中成功率。
最終奧維馬斯一直把皮球帶到了禁區角上,防守隊員才得以靠近過來。
結果自然沒有懸念。
荷蘭人左腳高高抬起,輕輕落下之後,猛撲過來的防守球員與準備撲救的門將一起。心涼了半截!
左腳往回帶了兩步,右腳斜線,地麵傳中!
皮球仿佛一道利劍一樣,直奔遠角!
那裏有衝刺了足足五十米的永貝裏!
整個快速反擊線路清晰的讓人發指,除了打醬油的尤墨之外,每個人的特點都被發揮到淋漓盡致。
維埃拉的攻防轉換節奏把握,佩蒂特及時接應帶來的平穩過渡,博格坎普強悍的傳球水準,奧維馬斯的速度,永貝裏的意識。在這樣一次進攻中讓所有人印象深刻。
尤墨麵臨的其實還是老問題。
皮球處於高速運轉時,所有的判斷都是下意識的,壓根沒有思考的餘地。他現在隻是個初學者,為了充分融入體係難免會被思考拖累了腳步。
他現在適合的還是慢節奏進攻。比如陣地戰中一板一眼的傳跑配合,長傳球過來時單打獨鬥力拚球權,禁區裏站住了做牆......
眼前這種快速反擊與凱澤斯勞滕時並不一樣。
德國球隊普遍人高馬大,反擊中長傳球的使用頻率很高。表麵上看起來選擇長傳是更直接的辦法,實際上皮球在空中飛行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地麵傳遞。而且過長的距離既造成誤差調整耗時,又給了防守方足夠的反應時間。最終在無形中擴大了快速反擊的難度。
阿森納的純地麵流快速反擊一旦打成功,對手仿佛提線木偶一般,隻能跟著球跑,這種狀況下防守時別預判了,能幹擾到他們的動作都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