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
有驚無險地客場:0拿下曼海姆隊之後,球隊贏來了複興中的階段性勝利。
乙級聯賽冠軍,實在不值得這支百年老字號俱樂部大肆慶祝一番。於是,低調處理,著眼未來,就成了奪冠後的主旋律。
夏季轉會窗口已經打開,球員們的進出即將成為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這種狀況下,先前的顧慮被扔在一邊。拿錢話,拿投入表雄心,無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尤墨再次接受了買斷條款及年薪的合同修改。500萬馬克被提到1000萬,年薪增加到8萬。俱樂部方麵還是自家知自家事,沒有在這種時候提出修改還有四年的合同年限。
1000萬馬克已經是球隊曆史轉會紀錄了,可這個數字依然沒有難倒媒體那靈通的耳目。莫拉蒂高調入主的國際米蘭,雄心勃勃的貝魯斯科尼,興趣更加濃厚的拜仁幕尼黑,都被傳出有足夠的誠意進行下一步行動。
其實在修改合同的時候,主席昆茨就被人建議過,幹脆把買斷條款直接到到000萬馬克,直接斷了別人打主意的念頭。
這種看似合理的建議,結果被老頭兒否決了。
原因很簡單:真誠。
尤墨對俱樂部的真摯感情打動了他,他不想在轉會問題上設定個極高的門檻,來斷絕其它豪門的想法。轉會這種東西,球員的意願如果被俱樂部利益綁架,最終的結果自然有過河拆橋之嫌。
換句話:價高者,不一定適合,價低者。不一定缺乏誠意。
他和尤墨接觸數次不多,彼此印象卻非常深刻。這個年輕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別樣魅力,讓他實在不忍心用一些商業手段來限製他。而且,不花分文引進的兩個家夥,一個賽季結束,身價就已經達到國際準一流球員水平。光這一點。他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一味地追求商業利益,既容易和他們造成隔閡,也會給俱樂部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盧偉的合同也在同時變更,他的買斷條款敲定在800萬馬克,年薪漲到了0萬。
與此同時,賽季結束後的論功行賞中,包攬賽季最佳球員,最佳外援,最佳新秀。最佳射手,最受歡迎球員的尤墨,得到了俱樂部0萬馬克的大獎。
除了上述內部評選,德乙聯賽的官方評選也即將出爐,尤墨依然是前三項大獎的有力競爭者。
衡量前鋒的最直接標準——最佳射手,他以15粒入球排名第三,距離金靴隻差粒入球。
這種狀況引起了很多人的遐想。
如果他不是第八輪才撈著上場機會?
如果他一上來就能打上主力?
如果一直是雷哈格爾帶領隊伍前進?
這些猜想不無yy的成分,可這種狀況。也從側麵明了這家夥現在的人氣有多旺。
已經鐵定被評為賽季最佳比賽的那場比賽結束後,整個德國媒體都癲狂了。
在賽前背負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在10打11的不利狀況下,竟然上演帽子戲法?!
即使有同樣發揮出色的隊友出來搶戲,可身為整個賽季中頻頻上演絕殺好戲的家夥,他的進球明顯才是最重要的!
再有爭議的球員,也要看場上表現。他用這種最有力的還擊方式來證明自己,無疑是對非議者們最有力的震懾。
於是。從賽後到現在,整整一周時間,媒體一片飄紅,各種讚美無數。
和尤墨的待遇差不多,盧偉也算是到達了一個裏程碑似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