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筱塚義男才接收到寺內勇發來的電報。

副官說道:“將軍閣下,武義的寺內勇發來電報稱,重慶方麵讓八路軍把阪田信哲送到重慶去,要召開各國記者會,幸好被他阻攔,經過多次談判,八路軍定下的價格......”

“最後寺內勇還說道八路軍還要十萬大洋,並且時間地點皆有八路軍定,提前派人驗貨。”

原來寺內勇想通之後,不想放過這撈一筆的機會,索性在周維漢定的基礎之上加上十萬大洋。

好嘛,從旅長定好之後,周維漢接著漫天要價,寺內勇又來了一手,經手的人層層加碼,阪田信哲恐怕都想不到自己有這麼值錢的一天。

筱塚義男聽到副官彙報後,臉上陰晴不定:“八嘎,八路軍的大大的貪心。”

隨後想到岡村寧次在會議上的多次訓斥,如果阪田信哲真被送到重慶....

筱塚義男開口說道:“讓寺內勇跟八路軍說,子彈生產線的不要想,大洋沒問題,其他物資減半,當然這隻是底線,讓他多多砍價,他不是大阪人嘛,這是他的老本行了。”

豈料,寺內勇收到電報後,一看筱塚義男在電報上說大洋沒有問題,不禁對周維漢心生感激之情,直接把筱塚義男的底線賣了。

最後經過周維漢和寺內勇的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筱塚義男最後無奈同意了。

一千五百支晉造三八大蓋,子彈十五萬發,晉造馬克沁重機槍十挺,子彈四萬發,晉造捷克式輕機槍三十挺,子彈五萬發,晉造12年式75山炮4門,炮彈五百發,各種藥品一車,大洋十萬。

子彈線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周維漢自己都清楚,阪田信哲單換子彈線都換不來,小鬼子打死都不會給子彈線的,來個日本天皇的侄子倒是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山炮,筱塚義男耍了個心眼。

抗戰初期各地方軍係中,擁有火炮最多的當屬晉綏軍,共有9個獨立炮兵團。其中有8個團裝備的是山炮,其中有7個團裝備的是36門75毫米山炮,炮兵22團轄2個重山炮營,共計裝備晉16年式105毫米重山炮12門。

八路軍剛成立時,隻有總部才擁有1個山炮連。太原戰役後,八路軍通過撿拾晉綏軍潰退途中沉入河中的山炮和太原地下組織偷運,成立了擁有十餘門山炮的總部炮兵團,但因炮彈匱乏,實戰機會並不多。

旅長的炮兵營的旅部的兩門晉造13年式75山炮、兩門晉造17年式75山炮就是這麼來的。

太原兵工廠出產的山炮有四種,分別是晉造12式75毫米山炮;晉造13式75毫米山炮;晉造17式75毫米山炮;晉造16式105毫米山炮。

晉造12式75毫米山炮是根據克虜伯管退式14倍75毫米山炮仿製,總產量500餘門。

晉造13式75毫米山炮;晉造17式75毫米山炮都是根據日軍四一式18倍75毫米山炮改進,共計1500餘門。

雖然都是75口徑,但倍徑不同,同是75口徑,還分倍徑,藥筒,型號,廠家,這是個細活,也就是說除非仿製同一種才有可能使用一樣的炮彈。

筱塚義男給的晉造12式75毫米山炮是從晉綏軍那繳獲的,即使是晉綏軍那存貨也不多,所以炮彈難找,就加在這次交易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