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ͳһ(1 / 2)

56統一

李定拿起了前線孫承彥寫來的戰報,這封戰報寫在白紙上,被妥當地夾在一支竹筒裏,送到了漢複縣老根據地。

李定剛剛打開看了幾眼,便露出了微笑。他粗略看完之後,遞給了身旁伸著脖子翹首以盼的彭應之:“看看,孫承彥寫的戰報。”

孫承彥一向是厭惡寫各種東西的,以往送回來的戰報基本都是能省略就省略,能簡寫就簡寫,可這封戰報卻與以往的風格迥然不同。彭應之看了幾眼,也笑出聲來:“這樣的文風在孫承彥身上可真少見。”

“……火紅的陽光給洛陽的城牆鑲上了一層金邊兒,城內有些地方的火焰還沒有完全熄滅,我工農人民軍三師二團某部已經將紅旗插在了洛陽的皇宮穹頂上。這景象或許充滿著象征性,但三軍將士卻無暇細想,隻是在不斷地歡呼……”

對洛陽的勝利象征著擊潰了封建主義在中原大地上的最後一個堅固堡壘,雖然西北和遼東方麵的戰事還沒有徹底結束,但是如今也隻是掃尾工作了。

中原一統已經板上釘釘,剩下的就看兩翼戰場抵抗的激烈程度了,但徹底夷滅地主們的反抗也隻是時間問題。也難怪孫承彥內心激動,少見地用抒情的言語來描述自己的戰報。

至於工農人民軍將紅旗插在洛陽皇宮穹頂的曆史性一刻,雖然孫承彥沒有過多的描寫,但在之後的歲月裏也成為了無數畫家繪畫的靈感源泉,很多精於作畫的大師都憑著自己的想象,在畫紙上繪就了這意義非凡的瞬間。

已經趕回漢複縣的季平看過了這封戰報,十分振奮:“戰爭打到現在,也不過就是將近四個月罷了。剩下的掃尾任務冗長繁瑣,就要看地方的同誌大顯身手了。”

十年過去,解放區的工程兵部隊早就退役了一茬又一茬的士兵,這些退伍戰士都是人民政府的後備幹部,當初缺少基層幹部的窘境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湯和早就組織好了第一批北上的幹部隊伍,洛陽戰事剛剛穩固,這批幹部就北上接手地方管理了。

“給孫承彥下命令:留下部隊保衛洛陽,妥善保管紙質文獻。部隊短暫休整之後,接應西北戰場和遼東戰場,兩個月之內,北方的戰火要基本平息下來。”季平指示道。

先滅成都、再克建業、如今又打下了洛陽,孫承彥不愧是戰功卓著的大將。如今孫承彥對於攻破敵人的首都早就有了相關經驗,拿下洛陽之後,一係列部署基本穩定了京兆地區的秩序。

尤其是孫承彥第一時間保護好了洛陽的政府部門,將所有官方文件都予以封存。

再回顧洛陽攻防戰,十一萬魏軍雖然鬥誌昂揚,卻沒有任何建樹。從孫承彥下令進攻到洛陽被完全占領,僅僅隻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其中耗時最多的,不是戰士們的戰鬥,反而是十艘空艇的充氣過程。

……

公元8年七月六日,孫承彥麾下的工農人民軍在地方幹部接管洛陽之後,留下少量部隊協助維持秩序,隨後有序撤出了洛陽城。孫承彥馬不停蹄,帶兵前往遼東方向,接應鄧平的五萬工農人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