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靜的虛空中,浩渺的星雲呈現一副詭異的暗粉色,那是大麥哲倫星係和麥哲倫星係交彙產生的光亮,這個十徑約有10光年的星係孕育地球的母星係——銀河係。
一艘名為“鄭和”號的大型載人探索飛船正以1091公裏/秒的超高速向一顆類地星球前進,它擁有十二個大型艙室環繞在飛船主體四周,在航過程中不斷地做著圓周運動,中央部分是堅固材質製作的主體,大量連接部分使用了碳納米技術製造的軟連接,能夠保障飛船長時間飛行的韌性,這艘巨型厚裝甲宇宙飛船是曾經人類文明的結晶,它的目的地是位於秤座的紅矮星係——格利澤581g。
尋找新家園:
距離:94607047580千米*05。
共計航行時間:地球紀元198年……
這艘載著希望與使命的宇宙飛船,已經在這寂靜的太空中默默航行了168年,距離它的目的地還有0年。
太空中本是沒有方向的,隻有看著銀河係發來的光,才能感受到離開母星的距離,飛船上的人們以此來緬懷別離的故土,以及向往即將建立的新家園。
看似幽閉、狹的空間內,總有新生力量能帶給人類這種生物以生存的希望。
“喂喂,班長,格利澤星上到底有沒有外星生物啊?”
第6號主艙室是教育部下轄的基礎教育基地,自習室內一群女孩兒正圍著班長李宇問東問西。
“你們到底有沒有看書啊?書裏都解釋過了。”在孩子群中,李宇顯得淡定而從容。
“在哪兒在哪兒?”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叫著。
“就在大百科全書文卷,裏麵對格利澤581g大篇幅的解釋。”
“啊?”一個女孩兒撅起了肉嘟嘟的嘴兒,很是失落地:“原來你都已經在看那麼深奧的書啦。”
“深奧嗎?不覺得呀。”
“那為什麼這顆星球要叫格利澤呀?這個名字好怪哦。”一個孩子問。
李宇:“船長給我們上課的時候不是了嗎?我們不搞大民族主義,尊重科學研究先輩的命名方式。”
孩子:“那我們又不是生在地球,為什麼要尊重他們?要我看應該改個順口的名字。”
“叫什麼?”又一個孩子問。
“就叫中國星!”
“我讚成,我讚成!”
“我也讚成……”孩子們嬉笑打鬧成一團。
其實李宇覺得和這些孩子兒逗趣真的很無趣,他想去圖書館裏自習,而不是在學生的自習室裏讀兒童書籍,雖然他也隻是個孩子。
因為爸爸的原因,在自己家的臥艙裏,他可以利用爸爸的ID來獲取圖書室裏那些成人書籍的閱讀權限,所以課堂上很無聊,隻能和這些心理年齡差異差太多的同學們逗趣。
李宇這一代算是鄭和號上的太空五代了,他這個班基本都是10歲上下的孩子,除了有一位是因為身體原因的留級生,這個班的年齡差上下不超過兩歲。
“既然大家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那我們中國人最講傳統,我們不欺負別人,別人也別來欺負我們,雖然我們贏了太空競賽,但並不等於我們要霸淩別人,別像某大國一樣,若不是他們不允許我們開發火星,哪會催生登陸格利澤計劃?更不會有我們了。”
孩子們很難懂這麼深奧的東西,隻不過覺得李宇的話很有道理,於是繼續問:“那格利澤星上有什麼呀?”
李宇一本正經地:“所謂生物並不一定像地球母星那樣擁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根據探測器‘先驅’日漸接近那顆星球,科學部推測這顆類地星球肯定是擁有生命的,但其特殊環境造成其擁有高等生命的可能性為零,所以外星人什麼的就別想了,有黏菌或者苔蘚你就偷著樂吧。”
“你騙人,一定有更高級生物呢。”一位胖子笑嘻嘻地舉著手。
“你懂什麼,格利澤一半極晝,一半極夜,隻有中間的交接的環節地帶適宜人類生存,那種極端的條件下,哪怕是線型動物也很難繁衍出來。”
“那海裏呢?”
“海裏……目前還不知道啊……可人類是沒辦法生活在海裏的。”老實,李宇懂得夠多了,這些連科學部的大人們都沒搞清楚的事,他的確沒法瞎編。
也許是受家風影響,李宇的心理年齡絕對超過生理年齡,在一群孩子中,他像個大人一樣,完全不知道他已經出類拔萃地獲取了女孩兒們的芳心,成為日後競爭的領跑者,一群十歲大的孩子聽著他的侃侃而談還傻乎乎地笑呢。
“難道就沒有別的星球的高級生命會探訪這顆星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