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齊平:臣請陛下移步一觀(1 / 3)

“這首詩……”

學堂內,當念完最後一句,何世安有些動容,周圍的學子們也沉默下來。

詩文是可以有力量的,賣炭翁這首便是如此,簡單的文字,一個賣炭老翁的形象躍然紙上。

文字並不如何華麗美好,整個詩詞也沒有多少精妙處,更像是敘事詩。

原文寫的是老翁在集市上售賣木炭,被出宮采買的太監強行拉走的故事,齊平下筆的時候,還是照顧了下皇帝,略微改動了幾個字,將太監換成了官吏,但並未影響關鍵。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一名學子念著,喟然長歎:

“我方才還在抱怨學堂天冷,國子監舍不得燒炭,如今讀了齊公子這首詩……汗顏,無地自容。”

另外一名學子搖頭歎息:

“曆來天災,受苦的總是百姓,家父便曾教導我關心疾苦,我以往也自覺認真,如今對比齊公子,不如遠甚,隻有真正放下倨傲,才能寫出這等詩文吧。

怪不得太傅能與他成忘年之交,不瞞各位兄台,小弟以往心中還嫉妒他運氣,如今……是我太小人之心了,大抵隻有齊公子這般身體力行之人,才能被太傅看中。”

“諸位,”何世安心潮澎湃,突然開口:

“齊公子帶頭募捐,我等雖無他身家豐厚,卻也該解囊一二,我建議,應號召文壇出錢救災,有錢的多出些,囊中羞澀的,便多宣揚一番,方才不愧對我輩讀書人風骨。”

“此舉甚好。”

“附議。”

“附議。”

一時間,學子們慷慨激昂,群起響應。

與此同時,隨著報紙上市,擺上京都一家家案頭,登時引起轟動。

齊平寫過很多詩,文人圈子對其詩作其實也大都褒貶不一,就連那首定風波……也有很多人批評“少年故作老成”。

然而,今日這一首,其詩文立意,卻令任何人都挑不出錯來。

借助報紙這種媒介,很快擴散開來,與之一同廣為人知的,還有齊平代表六角書屋捐贈數千兩白銀的事。

到了下午的時候,城中各個分鋪客流量明顯上升。

原本許多讀書人購書都是就近,可今日,分店的夥計們驚訝發現,許多客人竟繞遠而來,大筆采購。

甚至有不少書生,進門後也不買書,隻是將一把銀子拍在桌上,直言請六角書屋代為捐款,令一群夥計瞠目結舌。

這也讓城中一些對慈善並不上心的商賈眼前一亮。

突然意識到,借助報紙這個媒介,捐贈既能博得一個“善人”的名聲,又能替鋪子打廣告,當即派遣管家趕往報社,尋求合作。

……

“雲老,已經來了好幾十人了,都是要捐贈登報的,您看……”

當雲老先生抵達報社時,登時被底下一群編輯圍了上來。

顯然,從未見過這等陣仗。

雲老卻竟不慌不忙,從懷中取出一張紙:

“這是東家手書,接下來按照此法彙聚款項,同時,接下來報刊添上一頁,對善款的每一筆去項,都要做到公示……”

眾編輯一愣,接過來,看了眼那洋洋灑灑,條款清晰地計劃書,驚愕道:

“東家莫非早料到了?”

雲老先生頷首,眼神複雜。

對於利用報紙發起捐贈,他本隻有個模糊念頭,結果齊平今早直接送來了一份詳盡的方案。

按照他的說法,既然要搞,那就認真些。

很多人想要行善,但限於成本高昂,六角書屋便該專門組織一些人,負責彙集錢款,購買物資,分發下去。

“這件事不好做,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將每一筆款項的去處寫清楚。”齊平極為認真的語氣。

雲老好奇道:

“你確定要這樣?我知道你擔心底下人貪墨,但這種事是很難禁止的,而且,也未必要公示出來,多印一張紙,報紙本就利潤單薄,很可能虧損。”

齊平笑了下,說道:

“我不指望完全幹淨,但起碼能盡可能幹淨些,至於公布出來,也許以前沒人這樣做,也沒人會質疑,但若有,請自齊平始。”

若有……請自齊平始……太傅咀嚼著這句話,神情複雜道:

“可惜,你已拜入道院,按照規矩,無法入仕……不當官,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