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規矩”(2 / 2)

輪到江白驚訝。

“是不是有些魯莽了。”

太快了。

說幹就幹。

沒看出來這個方方還是個行動派。

或者說……這其實是某個組織準備已久的計劃?

江白看著方方,眼神中更感興趣。

不知道方方的背後,是不是鸚鵡說的那個影子。

“總要有人打響第一槍的。”

方方說著,推著江白往前走。

“走吧走吧,先去調查我們需要知道的東西。這些都隻是我們的想法,先去調查我們需要調查的東西以後再做決定吧。”

於是兩人開始走街串巷。

方方在這裏的人緣顯然相當不錯,幾乎所有遇到的人都是笑臉相迎。

當然,即便有些人沒有那麼好的迎合態度,也沒有惡語相向。

江白原本對於26號城市裏有關於晉升公民的條例規矩隻限於籠統的了解。

可在和方方一整天的了解下得知了更多的消息。

條例本身很簡單。

規定的貢獻金,以及“認真工作”兩條。

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其中的貓膩之處,那可就太多了。

這些規則,並不僅僅是對於那些打工人的約束。

也同樣是對於那些店鋪老板的約束。

開給手下員工的“認真工作證明”,可不是隨便一個人想開就能開的。

而是需要獲取一個資格。

獲取這個資格,需要店鋪符合一定的條件……

條件也很簡單,足額的稅金。

然後獲取到的名額數量也和繳納的稅金掛鉤。

當然,店鋪完全可以不繳納稅金,也不要這個名額。

這在五環並不罕見。

可那樣做,帶來的後果就是大多數的工藝品無法上架銷售,隻能做一些個人手工類的快速消耗品——比如江白在紅方街看到的那些小食攤子一類的存在。

如果被舉報或者被發現違法銷售那些沒有資格買賣的東西,罰款、沒收,都隻是基本操作。

基本和限製貧民身份消費的條例如出一轍。

那麼老老實實繳稅呢?

獲得了名額,也合法經營了。

但是利潤就少了。

怎麼辦呢?

轉嫁。

於是就帶來了另一種默認的篩選機製。

對於這種開具認真工作證明的資格,店鋪老板是捏著鼻子要了。

可對於那些想要獲得公民身份的貧民來說,就是擠破了頭都想要獲取到的資格。

而這個資格還是有限發放的。

供求失衡,帶來的必然就是競爭。

貧民自己之間的內卷。

所以為了獲得認真工作的資格,得先以最廉價的勞動力“認真工作”。

然後一群人之間最為努力最有眼力最精明上道的那一個,才能獲得老板給予正式的被官方承認的“認真工作證明”。

更關鍵的是……

隨著時間流逝,這種潛規則,被無論是老板還是貧民,都默認地接受了。

在江白和方方谘詢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這種潛規則有什麼問題,大家都習以為常地說出這些“真理”。

每個人都按照著這個規矩行事。

這才是最可怕的。

江白是第一次知道這些詳細的東西。

而方方,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

所以他早就生出了這種想法,似乎也就不足為奇。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