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虛虛實實(1 / 3)

這一席長談後,沈惟敬和小西,竟然義結了金蘭。

從小西那邊看,應該是誠心實意,從沈惟敬這邊看,應該是權宜之計。

小西興高采烈的挽著沈惟敬邁步出了大堂。

沈惟敬:將軍,我前麵過來的路上,看到您這邊軍容整齊、不愧威武之師,心生仰慕啊。您看,能不能再容我參觀參觀。

小西無不得意:好說,好說。我這邊對你不用保密。我就親自陪你看看。

沈惟敬:那我就謝過了。我也就看個熱鬧。不過請將軍放心,今天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我都隻爛在肚子裏,絕不對外吐露半個字。

小西:放心的,絕對放心的。再說我的部隊,靠的就是硬碰硬,沒有什麼太多的機密。

沈惟敬:光憑這點,我個人就特別認同您的人格魅力。

雙方翻身上馬,在副將引領下,順著軍營一路查看過去。

沈惟敬:不瞞小西將軍,我從來沒有在部隊呆過,隻是書本上讀讀。今天雖然跟著您開了眼界,但還不太熟悉軍營的排兵布陣,不過這一路看過來,您這邊可沒有10萬大軍啊。

小西:沈君,我手頭10萬大軍不假,自平壤撤出來後,我親自帶兵屯守黃州牧,駐守在黃海道這邊的主力有近5萬,這5萬精兵足以應對李如鬆的主力吧?

沈惟敬:那是,那是。就我個人的感覺吧,你們是旗鼓相當。

沈惟敬邊附和著邊有意無意的問:那請問將軍,您其他的兵力呢?

小西:目前朝鮮部隊,全部撤到平壤以北,我在海州牧、開城府、京畿道、江原道各安排了5000左右兵力屯守、漢城府布置了1萬兵。

沈惟敬:那還有3萬兵力呢?

小西:其他的兵力,考慮到成本,我都部署在東瀛本島的廣島沿海,隻要朝鮮這邊有需要,第一時間可以登島支援。

沈惟敬:我說將軍,這3萬軍士要從廣島渡海,不容易吧?

小西:這個簡單,光我手頭就有各式戰船和運輸船800艘,滿載每趟可運送1萬5000軍士。

沈惟敬:將軍啊,要不怎麼說您是東瀛最大的生意人呢。光這800條船艦,隻要戰爭一結束,那不都成了商船嗎?能發多大的財啊。我可眼紅了。

小西得意洋洋:嗨,要說跟這打仗比,我本人還是寧願做做貿易。

沈惟敬:您是亦商亦戰啊。商場和戰場均有建樹,我當好好學習。

小西:沈君,等戰事消停了。我帶著你做點貿易啊。

沈惟敬:那我先謝過了,托你的福,沾你的光。我後半輩子的生活算是有著落啦。

小西:這個好說,有錢必須大家賺。

沈惟敬:那我就此別過,跟您這次誤會煙消雲散,我也算放心了。我就先不去平壤城了,李將軍他好戰,跟我說不到一塊去,我還是少見為妙。我就徑直回京複命了,然後再伺機而動,看看條件成熟時再幫你提提租借朝鮮地塊的事兒。

小西:山高水長,沈君保重啊。

平壤明軍行營。

別過小西營地,沈惟敬並沒有像他說的那樣回京,而是第一時間趕到李如送將軍行營。

李如鬆正在跟手下商量排兵布陣事宜,看見沈惟敬風塵仆仆的進來,匆忙相迎:沈欽差,你一路辛苦啊。

沈惟敬:李將軍,小西那邊已經穩住了,而且此行大有裨益啊。今天趕過來見你,是有特別重要的想法,和你商議。

說著,沈惟敬環顧了左右。

李如鬆喝退了左右:各位將領都先退下,容我跟欽差說話。

眾人退出。

李將軍:沈欽差,你從敵營回來,都不先休息直接過來找我,是不是小西那邊放什麼幺蛾子了?

沈惟敬:李將軍,小西他就是一個生意人,糊弄糊弄他根本沒有問題。我急著趕過來見你,就是想著給你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短期內先幹他幾個漂亮的仗,等把小西打蔫了,到時候咱再跟他和談不就是更有砝碼了嗎。

李將軍:剛才我們還商量著,準備先打黃海道呢。將士們想一鼓足氣先把小西的主力部隊給打殘了再說。

沈惟敬:將軍啊,萬萬使不得啊。

李如鬆:為何?

沈惟敬:李將軍,你可還記得祖承訓的教訓啊。

李將軍:記得,這祖承訓帶4000官兵在平壤城被東瀛1000兵包了餃子。

沈惟敬:那是因為他祖承訓眼高過頂,太過自信,沒有很好的去打探敵情,不知彼知己,肯定無法百戰百勝。

李將軍:沈欽差,你有什麼想法?

沈惟敬:我此番去小西行營,盡其所能的吹捧他治軍有方、領有威武之師,讓他帶著我到軍營參觀取經來著。這一路上,經過我大致了解摸底,小西部隊號稱10萬,其實殺到朝鮮本島的不到7萬。這其中黃海道擺放了4萬精兵,正可謂重兵把守,我們如果直攻黃海道,等於去硬碰硬,錘子對榔頭,勢必兩百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