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半仙初成(1 / 3)

前言:沈惟敬(1537年~1599年),字宇愚,浙江嘉興府人,自幼聰慧過人,能言善辯。曾以測字問掛為生,精通日語。萬曆朝鮮戰爭時期陰差陽錯被封明朝使臣,應募入平壤日營,與日將小西行長談和,為明軍東援爭取時間;後領命再赴東瀛本島主導和談,與小西行長聯手在明神宗與豐臣秀吉之間上下其手,後因豐臣秀吉拒絕冊封而談判破裂,被逮捕下獄,1599年處斬。

第一章:半仙初成

明萬曆二十年春天。

晌午,10時許。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所轄嘉興府城廂一條相對熱鬧的街巷口。

三十剛出頭的沈惟敬像往常一樣,手執平金、輕搖銅鈴,不緊不慢的,邁著平時最擅長的步伐,邊逛邊提溜著眼珠子找尋合適的擺攤位置。。。

路口那家掛著蘇三娘包子鋪招幡的攤位特別的顯眼,充滿了人間煙火味的熱氣四處飄散著,讓街坊們覺著被勾了魂似的,嫵媚的老板娘正熱心的招呼著買包子打豆漿的鄰居們。

沈惟敬正好路過,隨手扔了2枚大明通寶,熟練的用麻紙抓起2個大肉包邊吃邊晃蕩著,因為隻顧著掃描街邊空攤位置,所以錯過了包子西施蘇三娘拋過來的媚眼。

很顯然,沈惟敬今天出攤還是有些晚,黃金攤位幾乎被三教九流們占滿了坑。幸運的是,他在路對麵50米處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

沈惟敬明顯的提了速,一改那晃裏晃蕩的姿勢,飛奔而去。

這個位置,算得上是街麵難得的一塊好地盤,春光普照,又相對安靜,正好有張空置的石桌,牆角2張石凳,沈惟敬把招幡斜靠牆邊,布幡散開,清楚可見四個大字:鐵口直斷。

他一邊朝隔壁賣梨膏糖的小販招呼,一邊費力的挪過一張石凳。

剛坐定,就遠遠的看見3位混混模樣兒的人物迎麵而來。

為首者顯然是老大:我說算命的,你就是沈半仙先生啊?

沈惟敬:對,是我。

隨行的兩位:你還真敢稱半仙啊,你測字問卦靈還是不靈?

沈惟敬:嗨,所謂的半仙,都是街坊鄰居們隨口叫喚的玩意,三位貴人可別當真。

為首者:反正今天你要給咱哥仨算上一卦。

沈惟敬:那三位今天是相麵、測字還是問卦?

為首者:測字吧,我先問問你,你說你測字可真靈啊?

沈惟敬:我在這條街上可已經擺了近10年了,你們瞧瞧這招牌,可是街坊們送的(指了指鐵口直斷布幡),隻是我醜話說在前頭,既然叫鐵口直斷,那三位兄台所測的字是福是禍,我恕我直言啊。

為首者:好,我們三就測字,要是不靈怎麼辦?

沈惟敬:兄台,您看這麼辦行不行?要是不靈,我這一整天相麵測字的卦金,全部歸你。要是靈驗的,你再來的時候,還勞煩您把卦金補上。

對話的當兒,周圍已經圍攏了好多閑逛和好事的街坊鄰居,湊在傍邊看熱鬧。

為首者:那好,我測個字。

沈惟敬:那您抓個條(邊說邊把放字條的布兜放到石桌上)

為首者:不抓,

沈惟敬:那勞煩您先寫一個。。。

為首者:我寫,我寫。。。

後麵卡頓沒詞了。。。

沈惟敬:兄台,我說你倒是快點啊,後麵還有那麼多街坊鄰居等著呢

為首者:好,既然你說快點,那我就測這個字。。。

他拿起毛筆就在竹板上寫了一個“快”

沈惟敬看清楚這個字,略加思索:那你問什麼呀?

為首者:我問問,我今天的運氣怎麼的吧。

沈惟敬:好,就衝這個“快”字來解嘛,今天呀,您是有口福之人啊,今天肯定有人請你吃飯。。。

為首者:好,衝你這一卦,今天要真是有人請我吃飯,我明天給你奉上雙份卦金,如果要是沒人請我吃飯,明天我來找你要這一整天的卦金啊。

沈惟敬:好說,好說。您看那麼多街坊鄰居可以作證。

為首者:還有,今天我要是沒撈上這頓飯,明天你還得請我吃一頓。。。

沈惟敬笑著點頭。

為首者剛說完,老二接著說了:先生,我也測個字。。。

沈惟敬:您測什麼字?

老二:也是這個字,快。

沈惟敬:您問什麼?

老二:我也問問我今天的運氣。

沈惟敬故作思索模樣:哎,您這個“快”可不如他那個“快”。

老二不解:為什麼呀?

沈惟敬:今天呀,你犯水災,您肯定會不小心身上沾水,指不定會掉哪條溝裏。

老二:好,如果我今天不掉溝裏,明天我找你算賬。如果我今天真的掉溝裏,我以後替你傳名。

老二剛說完,老三又擠到前麵:先生,我也測個字,“快”。

沈惟敬:哎,我說您這位兄台,這測字問卦,本應該再一再二不再三,你還是要問這個“快”字?

老三:對對,我就問這個“快”。

沈惟敬掐指盤算了一會

沈惟敬輕輕搖頭:您這個“快”字,可真不好,有牢獄之災啊。

一旁眾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