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3章 巡邏潛艇(1 / 2)

幸好,杜樂很快就在全能管家的數據庫裏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杜樂看中的,是一款智能水下探測艦艇。從各方麵條件來看,都是目前最為適合島國實際情況的水下設備。

這款智能水下探測潛艇,其本來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於研究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的,所以,它是一款科研設備。

其最顯著的優點,是可以長時間潛在水裏進行運作,甚至還可以承受一定的壓強,在深海位置活動,擁有一定的自由度。此外,因為這款探測潛艇擁有聲波探測功能,可以根據資料,被設定後,完成尋找海底生物的任務。這對於在深不見底的海底尋找特定目標的任務,是有著極大的幫助。

然而,集合了那麼多的優勢,這款智能潛艇並沒有臃腫的體型,反而還不如一輛四廂汽車的體積大。所以,從總體來說,對於四麵環海的島國來說,擁有這種智能潛艇,自然是增加了不少戰略優勢。

因為,杜樂看中這款智能潛艇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經過思考後,杜樂發現,隻要經過幾步簡單的改造設計,就可以把這一款水下探測艦艇,改造成為一款海底自動巡邏潛艇,從而將其由一款普通的科研設備,提升為不可或缺的海洋戰略裝備。

杜樂想象著,如果他擁有這款水下探測艦艇,就可以在大海深處,實行不間斷的巡邏任務,說不定就可以提前找出敵方的潛艇所在了。

想到這些激動人心的設計方案時,杜樂忍不住開始天馬行空了。說不定,還可以做大膽一點的舉動,在把這些水下探測艦艇,改裝成自動巡邏潛艇後,再加上深海魚雷裝置,讓其增加發射魚雷的功能。這樣,不僅僅能夠增加艦艇的攻擊性,也能增加魚雷發射裝置的隱蔽性,兩者相得益彰,便無往而不利了。

而且,從全能管家數據庫提供的這款智能水下探測艦艇的圖樣看來,盡管它的體積不大,但是要裝上一副全套的魚雷發射裝置,也不是一件難事。

更何況,杜樂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從魚雷製導技術以及魚雷裝置的外形體積等方麵進行調整。甚至,杜樂其實還可以使製導技術也進行智能化。所以,這套方案,盡管目前隻是杜樂的想象,但其可行性明顯還是很大的。

其實,在全能管家數據庫裏,關於這個探測潛艇的生產工藝方麵的描述,也並不複雜。唯一稍顯麻煩的部分,隻是能源驅動,以及潛艇外殼的金屬要求。

能源驅動,毫無疑問,需要的又是能源石。因為海底追蹤探測,實際上是一場“持久戰”,是一項需要耐心,需要時間的工程。所以,盡管探測潛艇的體積不算大,但是根據它的能源匣的設計來看,卻還是需要至少一塊標準能源石的份量,才能維持它的運作。而隻要滿足這足量的能源需求,每一艘探測潛艇,在每一次潛入海底後,便可以無間斷地,至少活動一百天左右。

而關於潛艇的外殼,要求就更為嚴格了。為了能夠承受深海巨大的壓力,對於潛艇外殼的金屬材料的要求,自然是要更高的。

反觀現今全世界擁有潛艇的國家,在生產軍用或科研用的潛艇時,為了達到抵抗海底巨大壓強的目的,多數都是采用合金或者是鈦合金。因為這種材料具有比重小、強度高、耐高溫、抗腐蝕性強以及無磁性等優點,所以已經被廣泛應用。

但對於杜樂來說,他不會滿足於這種現階段的成果。因為在深海這種未知性高,危險性大的作戰場地,哪一方的裝備強韌性高一分,勝算自然高一籌。關於這方麵,杜樂倒是曾經有留意過,記得似乎有相關領域的專家提出,在未來可以改用玻璃材料來建造深海潛艇的外殼。所以,杜樂想的是,是否可以自行進行嚐試,如果實在不行,或者哪天再到仙女星一趟,找些更為合適的設計來借鑒一番。

當然,那都是後話,而且,杜樂也並不需要徹底照搬探測潛艇的功能,改造是必然的。因為,所有一切設想都必須建立在,對智能工廠工作負荷做出周詳考慮和計劃的基礎上。

然而,智能工廠的3D打印機,如今正在全力生產宇宙戰機的生產線設備,以及激光炮的生產線設備。但這還不止,下一步還有機甲生產線在旁邊候著呢。所以,在短時間內如果還將其他新的生產線安排在這生產清單上,是根本應付不來了。

如果外星艦隊不是即將到來,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讓杜樂慢慢研究,那倒也無所謂有多少事等著。但當前自然應該以抵達外星艦隊為主要任務,所以,所有想法都必須加快實施,以提前做好應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