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往事(下)(1 / 2)

“我在天牢中被押了半年,本以為也會和徐大將軍一樣,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一道聖旨將我無罪釋放。”梁鴻羽對著徐少恒說道,“一場戰爭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我出獄之後被罷去偏將軍頭銜,貶為普通士卒,當時我剛剛逃過死劫,隻顧著慶幸逃過一難,並沒有細想這件事情前前後後的種種怪象。”

“將軍覺得有哪些怪象?”路遠問道。

“徐大將軍身為徐國公,又是世代忠良,,沔陽一役,徐國公立下汗馬功勞,縱有宵小讒言,宋帝為什麼連申辯的機會都不給他?最直接的證人,也就是那名舉報的宮女下落不明。多年後眾說紛紜,可至今都無一個公論,唉……”梁鴻羽一聲長歎。

“將軍所說的眾說紛紜,到底有哪些說法呢?”

“因為徐大將軍一直和丞相孔晟不和,有一種說法是孔晟讒言,設計陷害;第二種說法,當年幾道詔書,大將軍都沒有受命,宋帝心存餘怒,又擔心其功高蓋主,便無中生有、借草生風;第三種說話……當下已經沒有人再敢說了。”

對於徐政之死,徐仁多年來都是閉口不談,徐少恒也是從外界東拚西湊的了解了一些。其中剛剛所說的幾種說法,少恒都聽說過,隻是時代久遠,很難考證。

“將軍可知道那支紅簪,為什麼會到了月姨的手中呢?”徐少恒終究還是問出了這個一直憋在心中的問題。

思慮了很久,梁鴻羽才緩緩說道:“此事關係到你母後的清譽,也是我心中二十多年來的秘密。”

雖然之前就曾隱約地感覺到可能會和母後有關,可當真的聽到梁鴻羽這麼說的時候,徐少恒還是心中一驚。

梁鴻羽又轉向路遠道:“路公子能否保守秘密?”

“晚生自幼蒙師父教誨,萬事以密成、以泄敗,今日大將軍以心腹相托,路遠絕不會泄露半句毀了慧玲公主的清譽。”

“嗯,”梁鴻羽點點頭,端起桌上的酒,“來來,先陪老夫幹上一碗。”

“我本是貧寒子弟,年少行走江湖,機緣巧合之下,與趙王蕭秉節相識於武臨,結為了異姓兄弟,後隨趙王來到宣安從了軍,三年的時間,我從一名普通士卒被一步一步提拔為偏將軍。平日裏隻要不在軍中我都住在趙王府,也因此認識了趙王的同胞妹妹慧玲公主,後來我與公主漸生情愫,趙王也有意撮合我們。沔陽大戰出發前,趙王給我餞行時,許諾我和公主,等凱旋後他便會上奏天聽,請陛下賜婚。誰知歸來之後等待我的竟是牢獄之災,出獄後自知再也不可能迎娶公主,我偷偷約出公主,將那支紅簪贈與她,了結心中那段不可能的情愫,自此二十多年與公主再也沒有相見。”

“沒有想到慧玲公主和大將軍還有這段往事。”路遠歎息。

徐少恒在一旁默默無語。

“那日我見到柳月姑娘送來的這支紅簪,沒有想到時隔二十多年,竟還能見到此物。便讓柳月去四海客棧二樓西邊的客房等我,那個客房是四海客棧最貴的房間,平日裏住的人不多也比較隱蔽。”

“見麵後,柳月告知我公主三個月前在南楚見到一位跛足的僧人,非常像當年的二皇子越王蕭秉倫。此次來宣安就是為了問問我,當年在五龍山發生的事情,想確認當年越王是不是真的死在五龍山的龍泉洞內。”

聽到此處,路遠和徐少恒都是大吃一驚,十年前的那場浩劫中宋國皇室幾乎被全部被屠殺,除了慧玲公主隨徐國公徐仁逃亡南楚,其他幾乎無一幸免,都戰死在那血染長陽的宣安城內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