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京都宣安城,冬。
午後,城南廣安門,幾匹快馬飛踏出了浮橋,先頭的一人,二十出頭,人高馬大,蠶眉雲臥,眼目清朗,下頜方正,氣宇軒昂,一身月牙色便裝,青絲繡著素雅的花紋,身後跟著三四個隨從。疾馬生風,官道上震得塵土飛揚。
從廣安門出城三、四裏地,便是連綿起伏的山丘,山上的官道變得狹窄,蜿蜒崎嶇。一行人騎出二十多裏地,這才停了下來,走進路邊一家客棧。
這便是宣安城裏赫赫有名的大客棧——四海客棧。客棧的掌櫃是個精明的商人,為了招攬更多的客人,在宣安城的東南西北四麵二十裏地各開了一家分店。每個分店都是為了提前接待那些即將入城的豪商巨賈或外國使團,從而推薦他們入住城中的客棧總部。因此,但凡來過宣安的,沒有不知道四海客棧的。
城南的分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山巒之中,幾棟木樓錯落有致地立在山坡上,門前二十步便是通往宣安的官道,旁邊是山中甘泉彙集而成的一灣清池。依山傍水,確是好風景。
分店的掌櫃姓黃,年逾三十,機巧靈變,認識絕大多數宣安城的達官貴族,是一名迎來送往的高手。
一行人拴好馬,大步踏進客棧的前堂。黃掌櫃一眼便認出了領頭的青年是太常令徐少恒。
看見徐少恒一身便服,黃掌櫃猜想一行人應該是為私事出行,便也不喧嘩。把徐少恒一行人帶到二樓,這才喜笑顏開地說道:“小人是客棧的掌櫃,敢問太常大人是喝茶還是用餐?”
青年中氣十足、嗓音洪亮,“都說四海客棧的掌櫃機靈,果然名不虛傳,今日我未穿官服,你是如何認出我的?”
“大人謬讚,小的在京城見過大人幾次,所以這才記得,算不得什麼機靈。”
青年看起來心情不錯,哈哈大笑,“那就麻煩掌櫃的,給我們安排一間窗朝官道的雅室,我們在此處等人,喝一會茶便走。”
黃掌櫃連聲迎合,將一行人引入一間窗戶朝官道的雅室,隨後為每人泡了一盞昭亭碧雪(注:宣安本地的一種綠茶),又讓夥計送來了蜜棗、冬糖、方糕、瓜子等幾樣點心。
徐少恒,陳國太常令,南楚世子,一位擁有雙重身份的公子。
少恒今天的心情不錯,前幾天接到母後從南楚的來信。書信中說,妹妹玉甄公主要來宣安。南楚王隻有一子一女,均為王後蕭菲菲所生,徐少恒比妹妹大五歲,兄妹倆自小在一起長大,感情深厚。
三年多沒有見過妹妹,徐少恒內心非常地激動,當年自己離開南楚時,妹妹還是一個哭鼻子的小姑娘,轉眼今年妹妹已經十八歲了。
當年南楚王也是迫於無奈,才把獨子派來陳國。陳國是大國,陳國皇帝強令周邊小國將世子都送到陳國任職。名義上說是交流學習,這些小國的世子們,在陳國都或大或小地任一些無關痛癢的閑職,從另外一層意思上來說,實際上就是留在陳國的質子。
徐少恒來陳國已有三年多了,一直被安排在吳王皇甫季手下做事。
陳國的國家官製等級、禮製教法、軍隊體製都是沿襲前朝宋國的製度,十分健全和完善。在陳國這幾年,徐少恒的確學到了很多東西,深受吳王的賞識與器重,一路被提拔做了太常令。
南楚世子、質子、太常令三種不同的身份彙合於一身,普通百姓的羨慕與士族大夫的白眼集於一人,這些複雜而又矛盾的身份特征和世俗眼光,使徐少恒變得剛毅而寬厚,因而比同輩的公子們顯得老沉許多。
徐少恒收到來信後,高興之餘,心裏不由地產生一絲疑慮:前段時間傳來消息,妹妹要嫁去南越,怎麼突然來了宣安?
https://www.biqiuge8.com/book/93141342/68891526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