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過去吧!”曾毅便說道,他必須得搞清楚醬油廠幼兒園內部的一些事情。
將照相機放進挎包裏,曾毅和管柔便走了過去,幼兒園前麵是一塊空地,修了鐵柵欄,還有鐵門,曾毅便站在鐵門外喊了一聲老師。
“你們找誰啊?”一個女老師過來問道。
“是這樣的,我們兩口子的孩子下學期就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聽朋友說醬油廠子弟幼兒園挺不錯的,說還外招呢,想過來看看,打聽打聽情況。”曾毅笑著說道。
管柔一楞,這家夥撒謊也真夠絕的,居然說是兩口子給孩子找幼兒園?
“你們看起來還挺年輕的吧?這麼年輕就有孩子了?”女老師狐疑地看了他倆一眼。
“不年輕了,都快二十四了!”曾毅笑了笑。
在江洲這邊,大家一般都報周歲,不過像馬林他們那邊北方的,好多都是報虛歲,曾毅今年周歲快二十三了,虛歲快二十四,有個孩子也不為過。
而且八十年代,雖然對於以前來說算是新社會了,但生孩子早的人也多的是,不少女的十八九歲就生孩子了。
“老師,能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嗎?我們也想給孩子找個好環境。”曾毅又笑著說道。
“行,你們進來吧!”老師沉思了一下,也就答應了。
八十年代並不像曾毅的前世,因為在他的前世,幼兒園已經發生過好多起安全事件,造成了不少孩子的傷亡,所以外人基本上是很難進去的。
但是八十年代這個問題還沒有,老師見他們是兩個人,看起來也的確像兩口子,所以也就答應了。
“現在這幼兒園多少孩子啊?”曾毅一邊走一邊問道。
“大多數都是醬油廠職工子弟,有四百多個孩子。”老師便說道,“院子裏就是我們的操場,平時孩子就在這裏活動,樓裏的教室,孩子們平時上課、吃飯還有午休就在裏麵。”
“我能進去看看嗎?我們兩口子平時都上班,肯定沒時間照顧孩子的,隻能下班來接,想看看教室、午休房間啥的,食堂最好也能看看。”曾毅趕緊說道。
“你們對孩子上學的要求還挺高的啊!”老師看了他一眼。
管柔隻是尷尬地笑了笑,曾毅這家夥要求實在是太多了點,她都覺著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家裏也有親戚家的孩子上幼兒園,哪有像他這樣去挑三揀四的啊,都是年齡到了就送到附近的幼兒園去。
“畢竟是個兒子嘛,孩子奶奶比較重視,握在手裏怕捏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曾毅訕訕地笑了笑。
“再說了,我們孩子從小腸胃就不好,很容易鬧肚子上的毛病,所以都比較注意這些。”曾毅又笑著說道。
“你倆在哪兒上班啊?平時幾點鍾能來接孩子?”老師一邊往裏走一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