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能用來增加網站的人氣,一個是能培養一下有潛力的導演人才,再一個也是擴大唐人的業務。迷你劇是一種很短的視頻,不會占用觀眾太多時間,但是運用得好,非常適合廣告宣傳……”
如果說報紙、廣播、電視和雜誌,是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那麼迷你劇的出現,可以看作是“第五媒體”的新興,也就是新媒體的一種。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係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誌、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網絡、桌麵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
由於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休閑時間呈現出碎片化傾向,新媒體正是迎合了這種需求而生的。以互聯網為標誌的第三代媒體在傳播的訴求方麵走向個性表達與交流階段。對於網絡電視和手機電視而言,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
人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與選擇的主動性更強,媒體使用與內容選擇更具個性化,導致市場細分更加充分。
萬小虎的內心深處,有巨大的野心,在新媒體出現的初期,他來引導和布局,那麼,在傳統媒體被各大勢力瓜分的當下,嘉禾娛樂一旦成為了新媒體的領頭羊。必然會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
萬小虎要的就是這種話語權。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額,達則兼濟天下。每個人心底都有改變世界的野心,當你有了足夠的權勢,你勢必會希望更多的人認同你的想法,或者說,希望輿論始終站在自己一邊。
中國因為近現代的屈辱曆史,導致了民眾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很多人崇洋媚外。現在國家要提升自己的軟實力,見識到了文化宣傳對國家的作用力,但是如何改變,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傳統媒體普遍“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當下,作為憤青一員,萬小虎迫切的想要改變這股風氣。為什麼美國幹涉別國內政,媒體上普遍都是稱讚有大國風範。為什麼中國在自己的台灣、吐蕃問題上,全都是被國外抨擊,導致小心翼翼不敢逾矩半步?
這就是媒體的輿論影響力。
為什麼六六(作家)說了一句倫敦很髒,卻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辱罵六六,大肆吹捧倫敦多美多幹淨?因為中國的“精神外國人”太多。之所以這麼多精神外國人。一個是對自己國家文化不自信,另一個就是國內媒體宣傳沒做到位,或者說反向宣傳做的非常出色。
“那麼,改變世界,就從我萬小虎做起吧!”
提出了迷你劇的諸項事宜之後,萬小虎略帶風騷的想著。
萬小虎改變世界了嗎?
或許這是吹牛,但是,在電影領域,他至少改變了很多。讓華語片。成為了僅次於好萊塢電影的存在,開始在國際上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他拍的華語科幻片,已經成為向世界推銷中國的最大利器。
如今,《時間規劃局》再度出拳。
北美7月10號至12號,周末三天,大片和新片夾擊之中,《時間規劃局》的突圍之旅,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